邻国乘虚侵入

  国王瓦尔德所统治的这个国家物产十分丰厚,尤其是各种珍贵的矿产品,如金矿.银矿.宝石等矿藏遍布全国各地,人称风水宝地.对于这些矿产品,一些邻国向来羡慕不已,在老国王在世时,国富民强,邻国只有妒忌的份儿,到了瓦尔德当国王时,这些邻国都采取张望的态度.当他们听说国王瓦尔德荒淫无道时,就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张望着,巴不得他众叛亲离.国败家破,以便自己从中渔利.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国王瓦尔德大开杀戒.残害忠良的新闻传到邻国,他们都窃喜不止,巴望着国王瓦尔德彻底完蛋,以便举兵进犯,掠取丰厚的矿藏.其中有个国王多年来一向在盯着瓦尔德所占据的那块宝地,只是因为找不到出兵占领的借口,也缺乏相当的实力,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可是当他听说瓦尔德众叛亲离.国力衰败.国人对他切齿怅恨的新闻后,便高兴得手舞足蹈,认为这真是个天赐的良机,自言自语道:   "我一定要把这片大好江山夺过来!瓦尔德已将对他忠贞不二的宰相.文武百官和足智多谋的学者.绅士,以及骁勇善战的武将.勇士都杀掉了,曾经拥护他的人都死了,身边只剩下一些只知对他献媚取宠.谄谀奉承的马屁精,虽然能出坏点子,却手无缚鸡之力的嫔妃们,而且此人毫无政治远见,羽翼未丰,缺乏作战的经验,可以说他这个国王已形同虚设.在这种状况下,我发兵兴讨,一定能呈破竹之势.现在,我先写封信去戏弄他一番,斥责他残害忠良的罪过,看他作何反应,同时也好探探他国中的虚实."   他想到这些,胸有成竹地命侍从取来笔墨,奋笔疾书,写下一封问罪书:   印地艾格萨国王凭慈祥的安拉的名义,致书印度国王瓦尔德殿下:   惊悉你暴虐成性,颠倒诟谇.殽杂是非,竟将国中德高望重的宰相.文武百官.学者.勇士残杀殆尽,你的作为真可谓祸国殃民,罪孽深重!你的倒行逆施只能给你自己招致灾祸.任何一个国家若没有忠贞精明的贤臣良将,其国力势必会削弱,民怨鼎沸,社会杂乱不安,在此种状况下,一旦外敌入侵,厥后果将不堪设想.你的罪过已是不可饶恕,你作恶多端,失去了人心.所以,我一旦得到安拉的帮助向你兴师讨伐时,必定会大获全胜.这里的利害干系,我已说得非常晓畅,你也是个能识时务的人,趁早交出你的王位,乖乖地服从我的指挥.我这就派你去为我做一件事,在海中制作一座结实的城堡,以便我在危急的时候有个避难之所.倘若你不能完成此项义务,我劝你不如现在就离国而去,不准再返来!如果你不想交出王位,企图负隅顽抗的话,那么我就将从印地艾格萨派出十二个骑兵营,每营有一万二千名装备优良的战士,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将开赴到阵前,我想凭你现在的兵力和国力,一定是不堪一击的.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要认真掂量一下自己现在另有多少能耐!我打算任命我的宰相白迪尔为总司令,全权负责讨伐一事.我举兵灭你的决定已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明天我向你下午,两天过后,我派去的信使将带回你的决定,何去何从,你要犹豫不决.我这样做,对你来说,真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写完书信,国王盖上大印,将信交给信使,命他马上出发,去向瓦尔德下午.信使不敢怠慢,带著书信,当即登程,昼夜兼程地赶到国王瓦尔德的京城,径直进入王宫,谒见国王瓦尔德,把战书呈上.

继续阅读 »

忠相良臣惨遭屠杀

  王宫危机暂时得到减缓,国王和宠妃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可是,宠妃不想让国王有涓滴的懈怠,她一个劲儿地煽动国王抓紧预备.按既定打算行事.于是,国王便从其父王留下来的忠诚的卫士中,精心遴选了十个彪形大汉,个个结实强悍.力大无比.他把这十个卫士叫到面前,亲自对他们开诚布公地说道:   "先王在世时,你们都受他的保护.抬举和优待,这些你们心中都很晓畅,而且想必你们并没有忘却他的恩宠.你们也都知道,先父的为人是很仁慈的,对你们敬重有加,这是因为你们是王室中最可信赖的卫兵.尽管先父已不在了,但是,我作为他的承当人,今后会给你们更多的优待和看护,只要你们绝对服从我的命令,你们一定会得到无穷无尽的利益.而且当你们为我去赴汤蹈火.出生入死时,我会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对此你们不要有什么顾忌.现在,我有一桩事关重大的机密,不过我得先问一问你们,倘使我把这个秘密通知你们,你们肯不肯完全按照我的指示同我一路做?能否绝对保守秘密?我要对你们强调指出的是,只要你们按照我的指示一丝不苟地去做,那么,待一切事儿办妥过后,我一定会重重地夸奖你们!"   这些卫士被召到国王面前时,就已经受宠若惊了,平时,他们只能听国王.王妃.大臣们的吩咐,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执行命令是他们的本分,在他们的头脑里,只有"服从"二字.而这时,国王第一次面对面地跟他们谈话,都觉得自己被抬举到天空上去了.听了国王的话,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陛下,您是我们的国王.我们的主人,您的旨令,我们一定不遗余力地去执行,按您的命令去做任何事儿,是我们的职责啊!有什么吩咐,您尽管说,我们果断照办!"   国王见他们都表了态,便进一步说道:"明天,我召集你们到这儿来,是有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儿需要你们来完成.你们都知道,先父在世时,对大臣们是非常尊敬的,在他临终时,为了让大臣们更好地辅佐我,曾经与大臣们立下誓约.在那种状况下,大臣们当着先王的面表示绝不破坏誓约.不违拗我的旨令.这些都是有目共睹.公认的.可是,现在事过境迁,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正如你们所看到的,那些大臣们出尔反尔,背弃了自己与先王立下的誓约,竟然煽动百姓全副武装地围攻王宫,明火执杖地要火烧城门,企图杀人放火!国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事件,是任何人都不能坐视不顾的,对于那些大逆不道的人,必须严惩不贷!否则就难以警诫先人.为了国家的前途着想,我把平息暴乱的重任交付给你们了,这可是对你们最大的信赖啊!现在我指示你们,把那些扰乱社稷的乱臣贼子一切都杀掉,一个也不留!他们是国家的祸患,不除掉他们,又谈何安定呢?国家哪来的太平?你们听好啦,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明天,我就在这里接见那些仕宦,我让他们一个又一个地顺序出去朝拜.你们看,他们会按我的安排从这道门出去,然后从那道门出去.到时候你们十人都站在我的身边,注意看我的暗示,每出去一人,你们就把他捉起来,带到隔壁屋中杀掉,再把尸体隐藏起来!你们都听晓畅了没有?"   卫士们齐声答道:"听晓畅了,保证照办!"   国王瓦尔德见卫士们已经被他调理得服服帖帖,窃喜不已.他又把他们夸奖了一番,而且再三允诺事成过后,一定要重重地夸奖他们.一切布置停当,他才回到后宫去歇息.

继续阅读 »

宠妃为国王设计

  第二天早晨,宰相赫马斯和众大臣.绅士们按时来到王宫前,静候国王宣召,可是他们又一次被国王愚弄了.在万般无奈的状况下,大臣们和一些百姓携带着武器,成群结队地拥到王宫门前,他们对国王彻底失望了,他们决定推翻这个荒淫无耻.言而无信的昏君,另立明主.   起义大军越积越多,开始进攻王宫,国王的卫队死守城门,他们频频发动进攻,都未能攻破城门.于是,他们决定用火攻,人们搬来许多木柴,放在城门下.国王卫队见大事不好,沉着跑到后宫,向正在取乐的国王报告王宫被围.城门就要遭火攻的危急状况,说道:   "启禀国王陛下,大事不好啦,有数不清的人群,拿着武器,已经把王宫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叫嚷着要'杀死昏君!另立明主!,我们服从城门,他们频频未能攻下.可是,他们差人搬来好多的木柴,就要点火破门了,这样一来,宫门怕是守不住了,陛下,您看如何是好?"   国王瓦尔德听了卫士的报告,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赶忙从床上爬了起来,浑身颤抖不止,仰天长叹道:   "看来宰相赫马斯的话是属实的.现在大难临头,叫我如何是好!?"   奸猾的宠妃在一旁也吃惊不小,但是她决意要跟文武百官们对抗到底,便给国王打气说:   "陛下,别怕他们,我倒要看一看这些卑贱之人能威风到何种地步!"   国王早已没了念头,他死死地拽着宠妃,用请求的语调说道:   "爱妃,事到现在,只有你是朕最可相信的人了,文武百官和庶民都造反了,他们围住王宫,攻了频频了,现在又要用火攻,这不是要把我们活活地烧死吗?你说说看,这种局面应该如何收场呢?"   宠妃边安抚着国王,边转动着眼珠子,胸有成竹地说道:   "陛下,事儿迫切,我看这样吧,我用头巾把您的头包住,您要显出疲弱不堪的样子,然后,您派人宣宰相赫马斯进宫见驾.等他来了,您就用十分微弱的声音对他说:'明天早上,我原本打算出去接见臣民们,不料昨夜偶感风寒,高烧不退,浑身软弱无力,不便上朝.现在劳你大驾出去把我身体欠安的状况,对臣民们诉说一番,并通知他们,我明天一准儿出去接见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减缓百姓们的困难,满足大家的要求!我并不是不想接见大家,实在是身体不适,不便走动.接见的时间,只是推迟一天,希望大家少安毋躁.息怒忍耐.,这样,宰相赫马斯会把他所见所闻传达出去,将眼前的动乱平息下去.   "可是,陛下,事儿不能就这样算完了!明天早晨,您从侍卫中遴选出十个最强悍勇猛.又对您最忠诚.对王命服从不二的人,让他们对安拉起誓,绝对服从您的安排,又保证不泄露秘密.您在明天早晨接见臣民时,让这十个精壮侍卫守在您的身边,命令前来觐见的人一个一个地到您面前来.这样,那些乱臣贱民出去一个您便吩咐侍卫杀死一个,如此这般,进行叛乱的首恶分子和组织者,就被一个又一个剪除掉,他们也就失去了实力,再都没有什么本事反抗您了.他们不是保持要来觐见您吗,那好吧,让他们来吧;不过,要想斩草除根,您就得听我的,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出去,一个一个地杀掉!最关头的是要砍掉宰相赫马斯的头,他是宰相,官职最高,最具煽动力,他是叛贼的头领,擒贼先擒王嘛.杀掉了宰相,大臣们就会群龙无首,其他人就好收拾了.陛下在这个方面绝对不能手软,一定要把他们斩尽杀绝,特别是那些自命不凡.认为自己可以说了算.悍然违抗您的命令的人,绝对不能留,否则,后患无穷.您这么整治一下,定然会挫败叛逆者的嚣张气焰,杀杀他们的锐气,让他们知道您的厉害,从此再也不敢惹您生气,您的王权也就会稳稳地操在您的手心中了.也只有这样,您才能一劳永逸,永享快乐.这种念头,对您是再符合不过的了."

继续阅读 »

牧人和恶棍

  已往,有一个牧人养着一群羊.他对羊群倍加庇护,时时处处精心看管.当他赶着羊群到草原上放牧时,为了不让野兽叼走他的羊羔,或是被心怀不轨的恶棍偷走他的羊群,他想了种种办法.   一天晚上,有个恶棍试图偷走牧人的羊群,但是,他频频都无从下手,因为牧人晚上和羊群睡在一路,稍有风吹草动,他就惊醒过来.晚上看管严密,白天就更甭说了.   恶棍见牧人视羊如命,寸步不离,想捞点羊毛都办不到,觉得很伤脑筋.这样,相持了好几天,恶棍已感到筋疲力尽.他想,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他冥思苦想一番,终于想出了一个念头,他到山上去设陷阱捉到一头狮子(lion),将它弄死,剥掉狮子皮,用茅草填充在皮内,然后拿去摆在牧人看得见的地方.一切布置完毕,他找到牧人,从从容容地对他说:   "牧人,有只狮子让我来这儿取它的晚餐."   牧人最畏惧狮子的骚扰,一听说狮子,便慌里镇静地问道:"狮子?狮子在哪儿?"   恶棍用手往山上一指,说道:"那不是吗?你看得见的,它随时都会下山到你这儿来的!"   牧人抬头一看,正悦目到那只狮子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呢,他又惊又怕,也不仔细弄清楚那究竟是不是一只在世的狮子,便对恶棍说:   "好兄弟,你赶快把你所要的羊牵去给那只狮子吧,只要它不来骚扰我的羊群就行!"   就这样,恶棍如愿以偿地牵走了牧人心爱的羊,他窃喜不止,庆幸自己想到了好念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堂而皇之地得到他所要的东西.   从此以后,恶棍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本加厉地提出各种要求,每次都借口是狮子要他前来索取的,而且还煞有介事地威胁说如果牧人不照办的话,就会遭殃.因为牧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动脑筋,没有表示嫌疑和反抗,久而久之,他的羊群差不多被恶棍骗光了.   宠妃讲完牧人和恶棍的故事,又在国王面前搬弄是非,陷害忠良.她做出对国王十分体贴的样子,对他说道:   "陛下,这个故事告诫您千万不要像牧人那样软弱可欺.您的宰相和大臣就是利用了您的仁慈和耐心,反反复复地不断地向您提出各种要求.这样下去,势必就要造反了,现在事不宜迟,惟一能摆脱那些不怀美意的人的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把他们一切杀掉!否则,陛下就不能高枕无忧."   听了宠妃的话,国王瓦尔德又刚强了,他感叹不已地说道:   "知我者,爱妃也!想来想去,依然你说得有理.那些人甜言蜜语地蒙骗我,我差点儿上了他们的当!明天我不去上朝了,依然留在后宫跟你宴乐享受吧,我谁也不见了."

继续阅读 »

麦仑沙迈和卡本萨哈

  古时候,埃及有个名叫阿卜杜拉•拉哈曼的生意人,他有一儿一女,兄妹两人都长得超凡脱俗,眉清目秀。因此商人给儿子取麦仑•沙迈,闺女(daughter)取名卡本•萨哈。

继续阅读 »

领头的乌鸦

  已往,有一个地方,虽然离城市远一些,但是,景色美丽.空气清新,大河日夜流淌,森林(forest)十分茂密,果树连成一片,到处鸟语花香.各种飞禽走兽在那里过着安详宁静.怡然自得的日子.   有一群乌鸦(crow),在那里过得红红火火,每一只乌鸦都有自己温暖的巢穴,它们的食品非常丰厚,需要什么吃喝,就有什么吃喝;它们之间也非常团结,如果有一只乌鸦受到意外的伤害,那么,其余的乌鸦就会群起保护它.它们在这个地方生活得如此幸福美满,要归功于它们有一只优秀的领头鸦,这只领头鸦体贴别的乌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它善于组织安排.调度生活,其他乌鸦都敬重它,甘拜下风.可是,好景不长,这只领头乌鸦不久便死了.领头乌鸦的死,完全打乱了乌鸦的生活规律,组织聚集,生活无保障,大家情绪高涨,陷入一片沉闷.愁苦之中.乌鸦们很快就意识到,如果没有头领,就失去了一切,没有谁能替大家办事,来组织大家行动,什么都乱了套.于是,乌鸦们决定召开聚会会议,认真地讨论并推选出一个乌鸦来当头领.于是,乌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主要从乌鸦是否公正.是否清廉和是否有较高的办事能力几个方面来考虑.经过反复研究,一些乌鸦推选出一只乌鸦来,可是另一些乌鸦却不赞成,自己又推选出一只乌鸦,因而双方争执不下.就这样,候选的乌鸦倒是推选出好几只,但却未能得到绝大多数乌鸦的赞许,几方面对峙不下,始终没个令众多乌鸦写意的结果.它们看着夜深了,决定先休会,歇息一下,第二天一早再聚集到一块儿,持续讨论.就这样,乌鸦们连续讨论了好几天,依然没能推选出自己的领袖.最终,它们决定采取一个变通的办法,一天早晨,它们约定都不出去觅食,聚集到一路,看一看有什么雀鸟最先出现在它们面前,就将成为它们的新头领,以后,乌鸦的事儿,就由它来治理,大家要服从它的领导.   这天早晨,乌鸦们聚集到一处,安安静静地谛视着天空,焦虑地等待着它们新头领的到来,它们翘首等呀.看呀,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最先飞来一只苍鹰(heron).乌鸦们齐声召唤着苍鹰,对它说:   "苍鹰,你就是我们的新头领,以后我们大家都服从你了!"   苍鹰本来是来觅食的,无意之中,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成为乌鸦们的头领,真是喜出望外,得意扬扬地说:   "乌鸦们,你们这样看得起我,我真是受宠若惊.你们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好啦,不用再担忧了,作为头领,以后每日我都要为你们做好事呢!"   听了苍鹰的就职演说,乌鸦们个个兴高采烈地各奔东西,四处觅食去了,反正有了新头领,它叫自己干什么就干什么就可以了,真的什么也不用担忧了.   苍鹰当了头领过后,暗自窃喜不已,它心想,从今往后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达到不愁吃的目的了.于是,苍鹰在每日外出觅食时,都命令一只乌鸦跟它一路去,到了半路上,苍鹰就啄死乌鸦.吸干它的脑髓.吞掉它的眼睛.再吃它的肉.苍鹰天天这么干,乌鸦群中的乌鸦一天比一天少,过了一段时间,苍鹰的罪恶行径终于暴露了.乌鸦们发现它们自己遴选的头领,却日以继夜地残杀.吃掉自己的同伴,都不寒而栗,觉得可怕极了.到了这个份儿上,乌鸦们才如梦初醒,彼此埋怨起来,悔不该内部闹不团结,推选不出自己的头领,却让天敌当自己的头领,这有多么可怕.多么危险!如不赶早发现,这个乌鸦群就会消逝,乌鸦都会成为阴险.毒辣的苍鹰的口中餐.想到这里,乌鸦们决定远离苍鹰,不再让它当自己的头领.

继续阅读 »

两个国王斗智斗勇

  印地艾格萨国王的信使等了三天,满怀希望地进宫求见国王瓦尔德索取复书,好回去交差.国王瓦尔德按小赫马斯的指点,提出要延期复信,说自己整天忙于朝政,根本没工夫顾及复信这样的区区小事.信使一听,脑袋就大了,顿时就感到头晕目眩.他想,拿不到复书,这可不好办了,印地艾格萨国王命令他三天拿到复书,他拿不到复书,又如何回去复命呢?到时候自己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他埋怨了几句,闷闷不乐地退出王宫,回到寓所后,越想越窝火,便对其他人大发牢骚,说道:   "真是太不像话了!我是堂堂印地艾格萨国王的信使呀,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本人的国王能上天揽月.下海擒龙,能点石成金.化铁为泥,威力之大,举世无双!他的大胆无人能比.我是奉命来给你们国王下午的,行前预计不出三日便可回到,我们的国王向来就是说一不二的,如果到期交不了差,我可就要倒大霉了!你们知道吗,我把战书拿进王宫,交给你们国王看,他看了信,要我宽限了三天,我出于同情心,已经宽限了三天.可是,我十分困难等了三天,当我匆匆忙忙前去取复书时,不料,你们国王又要求再延期!你们说说看,这不是成心耍我吗?这不是拿我的生命当儿戏吗?我哪里另有时间再等下去呢?真没见过像你们国王这样办事滞滞泥泥的人!我现在就要回印地艾格萨去,向我们国王报告此行的状况,诸位就是我的见证人.你们的国王出尔反尔,有意拖延时间,请你们转告他吧,由此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由他负责!"   在听他发牢骚的人中,就有国王瓦尔德有意安排的人.这样,国王瓦尔德便很快得到了信使当众发泄不满情绪的细节.这些状况的进展,就如同是小赫马斯有意安排好啦似的.国王马上派人将那个信使召进宫中,背后严厉地斥责他道:   "你这个人是不是真的不想活了?你身为一个国王的信使,难道不晓畅自己身负的重大责任吗?众所周知,一个信使最起码应该懂得要保守国家的最高机密;你怎么能在寻常百姓中心散布个人心中的不满,颠三倒四地把两国之间的秘密搞得人人皆知呢?你如此恣意妄为,该当何罪?我本来应该严厉处理你,但是,我依然以宽大为怀,留你一条活路,让你把我们的答复由你转交给你们那个最愚蠢不过的国王.我想,给那样一个愚蠢透顶的人复书,是大可不必由我亲自动手的,只要让一个会写字的小孩子来写就足够了!"   国王瓦尔德说罢,有意当着信使的面,吩咐人去找一个会写字的小孩来,于是,小赫马斯便很快出现在御前.国王瓦尔德草草地又看了一遍信,冷笑一声,便把信扔给小赫马斯,吩咐道:   "小孩,你来看一看这封信,随便写封复书算了!"   小赫马斯拾起信来,看了一遍,微笑着说:   "陛下差人把我唤来,就是让我给这样的信作复吗?"   国王瓦尔德显得不耐烦的样子,说道:"是的,你马上就写封复书,打发人回去吧."   小赫马斯连声应诺,掏出笔墨纸张,不假思考地从容写道:     国王瓦尔德凭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奉复印地艾格萨国王殿下:   奉告你这位徒有虚名的"大帝"阁下吧,你的来信已收悉多日,尽管我从未见过你的面,可是,从你的这封来信中,我不难想到你一定是个愚蠢无知而又阴险残暴的家伙!你满纸乱说八道.信口雌黄,居然还异想天开地企图要吞并我们.我要正告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别痴心妄想,因为这完全是你白日做梦.枉费心机.其实,我早就想向你兴师问罪了,只是看在恻隐苍生.慈悲为怀的安拉的份上才迟迟没有发兵.可是,你的信使,却在大庭广众之中任意泄露信中的秘密,这种罪责是不可饶恕的.但是,我们出于恻隐心,暂时保全了他的性命,让他和你一样享受我们的恩典.我们不杀他,也表示对你的尊敬.

继续阅读 »

国王向宰相之子求救

  国王瓦尔德微服私访返来,心情大为好转,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在强敌面前解围的一线希望,心中的焦虑得到了暂时的减缓.前几天他还愁得茶不思.饭不想,终日惊慌失措.可是自从他见到那个孩子后,回到王宫里,食欲顿时大增,他吩咐下去,让侍从端来可口的饭菜,而且命令不许嫔妃作陪,独自一人痛痛快快地足吃一顿.   饭后,他默念了一些祷词赞美安拉,他又祈祷安拉能够帮助他.解救他,能够看在他悔悟的份儿上,饶恕他无辜杀害宰相.大臣.学者的重大罪过.他向安拉忏悔,许下誓愿今后一定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他将最贴心的一个仆人唤来,通知他那个孩子的具体住处,让他去找那个孩子,一定要不出任何差错地把那个孩子带进宫里来.   仆人遵照国王的命令,按国王所说的地址,顺利地找到了那个孩子,用平和而温存的声音对他说:   "国王诚恳地让我来请你进宫,他要和你谈谈,然后让你平安地回家."   小孩子沉吟一下,故意问道:"国王找我能有什么事?"   仆人说:"这个我就说不好啦,但是我想,他一定有十分主要的事儿,要跟信得过的人交谈."   小孩子说:"好吧,既然是国王的命令,我们做奴仆的就只好服从了."   小孩子跟随仆人信步向王宫走去,径直来到国王面前,坦然大方地向国王致意问好.国王忙站起身来,亲自给他让座,然后和他亲切交谈,问他:   "你知道昨天晚上和你谈话的那个人是谁吗?"   孩子说:"当然知道."   国王问:"那你能通知我他现在在哪儿吗?"   孩子说:"他现在正在和我说话呀!"   "好孩子,你说对了."国王对孩子的机敏和直率非常写意,便吩咐御厨做了可口的饭菜,让孩子美美地吃了一顿.然后,他又和孩子亲热地交谈起来,对他说:"好孩子,昨天晚上,你曾经对我说,你有办法,可以使我和这个国家免罹难难,不使印地艾格萨国王的阴谋得逞.我很想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好法子?我已经穷途末路.一筹莫展了,只好把希望全都依靠在你的身上.请你把一切都通知我吧,果然如此,我可以重重地报答你,让你成为百官之首,我要委你为当朝宰相,凭着你的聪明才智与胆识,这个职位非你莫属.从今以后,凡是你所指引的,我一定照办不误,而且还要不断地更加地夸奖你!"   国王的封赏是最高最重的了,他原以为这个孩子会得意忘形,不料,他却显示得异常地镇静,对国王的允诺不以为然,反而用调侃的口吻说道:   "陛下,你的封赏,请留着自己用吧.至于如何去对付印地艾格萨国王,你就去和纵容你杀害先父赫马斯和其他仕宦.学者的宠妃去商量好啦!"   这个孩子说的这几句话,犹如晴空中的一个霹雳,顿时使国王清醒过来,他晓畅了一切.他羞愧难当地拉着孩子的手,说道:   "好孩子,你难道就是宰相赫马斯的儿子?"   孩子正色道:"不错,他正是我的父亲(father)!"   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国王霍地一会儿站了起来,痛苦的泪水刷刷地往下贱,他忏悔着,祈祷仁慈的安拉让死者安息.他哽咽着对孩子说:

继续阅读 »

国王躬亲乔装出访

  国王瓦尔德身处绝境,分外痛悔自己的罪过,也越发吊唁自己以前的臣僚,对自己以往的谬妄和愚蠢.野蛮的杀戮,感到万分内疚.他自言自语道:   "如果那些贤臣良将们重新出现在我面前,那该有多好啊,纵然是暂时出现一下也好,我就可以背后向他们认罪.道歉,可以把我目前的心情.处境和发生的一切,向他们诉说一番."   他边这么念叨着,边心绪烦乱地踱到卧室,又满腹焦虑地走了出来.此时的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ant),东奔西窜,不知如何是好.   夜幕来临了,他望着慢慢显现在夜幕中的星星,决定独自到王宫外面去走走.他脱掉宫服,换上一套便装,乔装打扮一番,形同一个平民百姓,然后溜出王宫.他要到百姓中去微服私访,想从他们中心,得到一些启迪,大概能找到摆脱困境的出路.   他漫无目的地信步在城外走着,来到一条小巷中,见到两个十几岁的小孩正坐在一堵墙前聊天.那两个小孩正聊得起劲,谁也没注意有人已经静静地挨近他们.偷听他们的谈话.国王瓦尔德索性躲在暗处,听他们谈话,只听他俩说道:   "兄弟,我有件事儿要通知你,昨天我爸爸说,地里的庄稼因为久旱不雨,又因为王宫里发生罕见的人祸,还不到成熟的时节,就全都枯萎.干死了!这种状况多少年都没有发生了,听说这是因为触怒了安拉,他才降灾于人间来惩罚这个国家呢!"   "是啊,王宫里发生人祸,真是人间的一大悲剧!据我爸爸的一个朋友说,我们的国王无端地一日之内就把他的宰相.大臣们一个不剩地杀掉了!其实他们都是忠臣,并没有犯什么死罪,只是因为国王十分好色,离不开美女宠妃,轻忽了国家大事,宰相.大臣们从国家利益和爱护他的角度出发,尽责劝谏他;国王不但不听,反而一意孤行,甚至服从了宠妃的谗言,残害忠良,纵然是那位做过两朝宰相.尽力帮助.辅佐他.帮他出谋划策的赫马斯,都未能逃脱噩运!正是因为国王昏庸无道.屠杀无辜.罪孽深重,所以他很快就受到安拉的惩罚.人们都会在说,公正无私的安拉会为死者报仇雪耻呢."   "既然宰相.大臣们都已经死了,事儿也就无可挽回了,安拉又能把国王怎么样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谁也扭转不了的规律.这不是吗,现在印地艾格萨国王非常蔑视我们的国王,据说给他送来一封信,信中把我们国王奚落讥讽了个够,把他说得一文不值,还命令国王替他在海中修建一幢宫殿,若不照办,就派他的宰相白迪尔率十二个骑兵营,向我国兴师问罪,夺取国王的江山.我还听说,他们又传出话来,若是我们国王胆敢抵抗,就要把我国的男人们一切杀光,然后再把国王本人和我国的妇女抓去作战利品.印地艾格萨国王的信使到达过后,只呆三天就要把国王的决定带回去.兄弟,听我说,那个印地艾格萨国王是非常骁勇善战的,他的威力可大了!他国内人多势众,如果我们的国王不能拿出足够的魄力下决定阻止敌人的话,那么我们一定就会流离失所,最倒霉的将是我们的百姓了.万一国王死了,我们就一定会沦为印地艾格萨国的俘虏,我们的父兄也一定会没法活命,这个后果然是不堪设想."   在暗地里听两个孩子谈话的国王,越听越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他浑身颤抖着,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同时,他暗自思忖:

继续阅读 »

国王瓦尔德重建社稷

  自从听取了宰相小赫马斯的进谏后,国王瓦尔德便全力以赴地投身于重建故里.安邦治国的大事中.在宰相的发起下,他首先吩咐文书发通知,召集文武朝臣.学者.哲人进宫,参与国事聚会会议.同时,他吩咐人到京城召唤各级大小仕宦和庶民代表,邀请他们进宫参加宴会.于是,不论男女老幼.高低贵贱,所有的人都无拘无束地欢聚在王宫,尽情地歌舞.兴奋地交谈;全国各地也都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大好局面,大家如此热闹高兴了一个月.国王为所有的侍从和庶民代表每人预备了一份厚礼,他们都心写意足地尽兴而去.   国王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哲人中精挑细选了一批人,让宰相小赫马斯与他们晤面,并授权给他组织内阁各个部门,让他再遴选一些人,任各部的大臣.宰相小赫马斯按国王瓦尔德的旨令办事,以资历.聪明.学识为标准,严酷地从学者.哲人中精选出六人,并将他们推荐给国王.国王对他们一一进行考核,对他们周全的聪明.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感觉,都表示写意.国王通令全国,宣布对这六人的任命.这六个新任命的大臣,穿起国王所赐的朝服,纷纷下跪叩谢皇恩.国王对他们提出要求,说道:   "你们已是朝中重臣了,我要求你们在宰相小赫马斯的指挥下,共同参与朝政.我要在这里特别对你们强调指出的是,我的这位宰相是赫马斯的后代,你们不可因他年纪尚小而轻视.慢待他.我敢说他的才智在你们之中是最出众的.他是你们的头领,你们不得违拗他的指示."   国王瓦尔德说完,便按照规定,主持了隆重的授官仪式.朝臣们毕恭毕敬地听着国王宣读任命书和他们应享受的俸禄等事项.接着,国王又授权给朝臣们,让他们去遴选骁勇善战的能带兵打仗的将才,组建成国家的各级军队.于是,全国各地有勇有谋的人成为国王军队中的骨干.各级军官.   国王对朝臣们的办事效率非常写意.同时,他还一再叮嘱各级仕宦,要公公正正地对待百姓,不论贫富都要平等看待.一视同仁,在他们碰到困难时,要救济他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国王的这些举措,得到臣民们的一致拥护.执政臣们祝福他万寿无疆的欢呼声中,他下令装饰城廓,庆祝三天.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