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重大的灾难总算已往了.国王瓦尔德痛定思痛,如同噩梦初醒,深深地感到要想永享太平,就得自己首先要从国家的危难中吸取深刻的教训,一改昔日的恶习,痛改前非,体贴臣民的需要和痛苦. 为了表示自己重新做人的决定,他绝不留情地把那些妖言惑众的嫔妃打入冷宫.然后,他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国家大事的处理中,事无巨细,躬亲而为.他每日按时接见朝拜,听取大臣们反映的民间的状况. 他做出重大决定,拜小赫马斯为宰相,让他承当他父亲(father)的遗志,并兼任首席参议及文书职务.然后国王下令将整个京城装饰一新,到处张灯结彩,举行盛大的庆典运动.庶民百姓更是兴高采烈,纷纷走出家门,欢蹦乱跳地庆祝国家摆脱危难.得到新生.国王亲率文武百官,与民同乐,人们骤然得见天日,人人都得到了平等.公正的待遇.人们满怀感激之情,为国王瓦尔德祈祷,为替国家庶民消弭灾难的新宰相祈祷. 国王瓦尔德看到全国上下一片升平繁荣景象,备受鼓舞,他很想借此机会,重振朝纲.重建故里,使国家真正富强起来,但是他又深感自己热情有余,办法不足,便向宰相小赫马斯指教道: "我很想将国家治理得太太平平的,使百姓生活得安安逸逸的,像以前那样,让满朝文武齐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可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要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的发起?" 宰相小赫马斯说道:"启奏陛下,依臣之见,陛下只有在现实行动中完完全全地与所有涉及罪恶的事务决裂,彻底抛弃以往你那习以为常的嬉戏.暴虐.好色的行径,才能谈得上治国安邦这样的大事.否则的话,陛下如果不能接受以往的沉痛教训,真正做到痛改前非,那么重蹈覆辙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国王瓦尔德问道:"你能否通知我,什么是罪恶的根源?" 宰相小赫马斯说道:"人们常说的罪恶的根源,就是好色.一个人一旦沉湎于女人的美色,那么他就会迷失方向.一味地服从她们的摆布,他得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满足她们无休止的欲望.我们之所以说贪色是万恶之源,那便是因为好色这种习气会使头脑不再清醒.善良的性格遭到破坏.我说的话,并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根有据的.陛下可以做深入的思考,并认真仔细地研究一下古往今来那些亡国的教训,大概就会从根本上觉悟过来. "今后陛下如果下定决定不再贪恋女色,那就必须把那些人的形影从心坎里消灭掉.因为远在摩西时代,安拉对接触女人的限度,就有了严酷的规定,谁犯禁谁受罚.一般说来,过多接触女人,必然导致对她们的偏爱,而一旦染上了癖爱女人这种恶习,就必然会最终导致人格的堕落.先圣贤大卫之子所罗门在这方面,就是前车之鉴.这位先圣贤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他曾经是历史上最出色.最壮大的国王,可惜的是,他最终依然被女人给坑害了.再一个显明的例子便是我们的祖先亚当,他也正是因为女人的缘故,最终被逐出伊甸园. "陛下如能服从我的劝谏,把精力用到治国兴邦的大业上去,照臣看来,用不了多久,我们的国家便可复兴到先前的那种局面,到那时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进犯我国.但是,倘使你把我的劝谏当作耳边风,依然我行我素的话,那我也可以断言,国家很快就会衰败,从而成为众目觊觎的盘中肉.那时候,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馋猫和老鼠
一只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间,跑到田地里去找食吃.它东找西寻,却什么都没有找到.雨水把它浑身上下淋了个透湿,在寒风中,它又冷又饿,浑身没劲儿,走路摇摇晃晃.可是,为了活命,它迫不得已强撑着,持续四处寻食.正当它即将绝望的时候,终于发现一棵树下有一个鼠洞.它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于是,它跑到洞前,用鼻子闻了闻,又情不自禁地"喵喵"地叫了几声,它发现这洞中有一只老鼠(mouse).它岑寂了一下,心里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呀,要是吃了这只老鼠,肚子就不会"咕咕"叫了,就不会活活地饿死了.
池塘中的小生命
已往,在一个水塘中,住着一群鱼,它们一向在那里无拘无束.快活安闲地生在世.突然之间之间之间,这一年闹水灾,天空上一点儿雨也不下,塘中的水都即将干枯了.塘中的鱼十分担忧畏惧,塘中水没有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有一条鱼对同伴们说:"看样子状况很不妙,这样干枯下去,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咱们要怎么办?大家应该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好法子来,也好解救大家的生命啊."
修行者和奶油罐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候,一座城市里居住着一个专心修行的虔诚信徒,他从不外出干活,全靠一个大富豪养活。
该不该处死王子
已往,有个国王统治着幅员辽阔的版图,统率着兵强马壮的军队,他威震四方,赫赫不可一世.然而当他静下来独自一人时,便心事重重.愁眉不展.原来他身为一国之君,虽然拥有无上权力.无尽财富,但是也有美中不足,那便是他想到自己已经到了晚年,却没有孩子,他奋斗一生打下的江山,无子嗣来承当.他望子心切,终日虔诚祈祷,祈祷安拉能帮助他,使他如愿以偿,享受人间的乐趣,也让他后继有人. 国王持续不断地虔诚祈祷,终于感动了安拉,让王后有身了.王后妊娠期满,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漂漂亮亮的王子.国王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心中十分高兴,对王子百般庇护,悉心调教.精心培养,倾尽心血.王子长到五岁时,国王将他交给宫中一位闻名的哲学家桑第巴德,负责对他进行系统而严谨的教育.哲学家桑第巴德得到圣旨,不敢有涓滴的疏忽怠慢,殚精竭虑地培养王子.这样王子长到十岁时,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精通哲理.文学的小专家学者了,尤其是在文学方面,王子的学识在事先堪称为最渊博.最高深的了,一般的文人学士只能望其项背. 国王看到王子在学术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便想让他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这对将来治理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于是他指派一个武艺高超的阿拉伯骑士来专门教王子武艺.这个阿拉伯骑士领旨,坐卧不安,为练习王子制订了一套无懈可击的方案,每日教他骑马射箭.舞刀弄枪.不久,王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成为一个机敏强悍.超群出众的武士,他在全国骑射比赛中,每一次都名列前茅,使文武百官赞羡不已. 一天,哲学家兼占卜家桑第巴德调查星象,卜算太子的寿命,惊异地发现,如果王子在七日内开口说话,便有丧命的危险.对于这个干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他不敢有涓滴的隐瞒,于是赶忙如实报告国王. 国王一听,大惊失色,忙问:"这可怎么办呢?" 桑第巴德出念头道:"最好把王子安排在一个幽静的地方,让他听音乐消遣,不问世事,悠闲地度过七日,危险便自然消弭了." 国王认为这种念头不错.他把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唤来,对她说: "我把王子交付给你,你把他带到你的行宫里去,过了七日,你再让他回宫吧." 妃子奉国王之命,把王子带到自己的行宫里住下.这座行宫里有四十个房间,每个房间里住着十个歌女,每个歌女都身怀特技,能演奏美丽动听的乐曲.每当她们即兴演奏时,那节奏鲜明的韵律.悦耳动听的曲调,沁人肺腑,荡人心魄,使听者心旷神怡,整个宫殿都充溢着悲哀的气氛.这里不仅歌声乐曲美妙无比,自然情况也十分幽雅美观,令人流连忘返;清亮见底的溪水收回丁东响声,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小溪(brook)两边芳草芊芊.果树兴隆,各种时令水果梨.桃.杏.李.苹果.香蕉.芒果等应有尽有,伸手可摘;树林(wood)中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鸟儿,啾啾嘀嘀地欢歌不已,树丛之中时而出现驯鹿(reindeer).小白兔.绵羊(sheep).松鼠(squirrel)等小植物.这所有形成一幅美妙无比的自然景色画,任何人置身其中,都会有陶醉的感觉.王子漫步在这人间仙境中,眼观四周这万紫千红.落英缤纷的秀美景色,似乎忘记了一切,只有浏览的份儿了.王子虽然年少,但是个头长得挺高,在百花映照下,他显得分外英俊伟武.妃子见他如此漂亮,心中很喜欢他,就想方设法讨他的欢心,王子对她的轻妄行为十分反感,总是对她很冷漠.不理睬她.妃子见状,恼羞成怒,反倒来个恶人先告状,她跑到国王面前,大呼小叫地诉苦道:
哥哥向哈里发认错
阿卜杜拉解救了两个哥哥,心情格外地高兴,他和他俩坐在一路,快快乐乐地相互敬吃敬喝,直到天亮.然后他带他俩到澡堂里洗澡,洗净他俩身上多年的污垢,又给他们买了崭新的衣服穿上.接着他叫仆人端上来美味水果和可口的饮料,让他俩尽情享受.他的跟班和仆人见他们穿戴打扮得十分体面,犹如上层人士,便纷纷上来向他们问好,表示祝愿,说道: "我们尊贵的省长大人啊,衷心地恭喜你,你终于和你的两个哥哥晤面了.可是,我们有一点不晓畅,就是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俩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事到现在,阿卜杜拉觉得没有什么隐瞒的需要了,他对他们直截了当地说: "他们俩就是你们以前天天见到的那两条狗啊!是安拉把他俩从苦难中解救了出来." 阿卜杜拉把两个哥哥带到皇宫,他们站在哈里发拉施德面前.哈里发体贴地问道: "阿卜杜拉,事儿办得怎样了?" 阿卜杜拉说:"启禀陛下,昨天我告辞了陛下,带着两个哥哥回到寓所,想到有陛下的手谕,一定会在陛下的眷注下,解救两个哥哥,心中感到异常的快乐,因为我认为,只要是陛下要做的事儿,就没有办不到的.为此我刚强了成功的信念,回到寓所,我便绝不迟疑地解开了套在他们脖子上的桎梏,并和他俩同桌吃饭,仆人们见我竟和两条狗在一路吃喝,便小看我,私下里议论纷纷,他们有的说我疯了,在发神经;有的认为一个堂堂省长竟然与狗平起平坐,实在是有失体统.他们把剩饭剩菜全倒掉了,说狗吃剩的东西是最脏不过的了.总之,他们对我的做法十分不理解,而且表示厌恶,在私下里指斥我.抨击我.可是我却胸有成竹,对他们的议论.指责不予理睬.我不理睬他们,同时也理解他们,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两条狗原本就是我的哥哥,不知者不见怪嘛,所以我不和他们多说什么.到晚上,我让仆人们先去歇息,我也躺下了.半夜时分,我突然之间之间之间被一阵响动惊醒,睁眼一看,只看法面裂开,苏欧德公主站在我面前,她的两眼冒着火星,气得浑身颤抖,厉声厉色地斥责我......" 阿卜杜拉把自己和苏欧德之间的谈判.苏欧德和她父亲(father)红王的谈话内容,以及她最终怎样为两条狗消弭了魔法,使他俩重新规复了人的本来面目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述说了一遍.最终他指着两个哥哥,说道: "穆民的领袖啊,我衷心地感谢你用你的巨大威力使他们脱离了苦海!现在我把他们俩带来了." 哈里发拉施德转头看了看阿卜杜拉的两个哥哥,见他们是相貌端庄的年轻人.他用严厉的语言怒斥阿卜杜拉两个哥哥忘恩负义.贪利灭亲的罪恶勾当,同时对阿卜杜拉的善行义举大加赞扬,说道: "阿卜杜拉,愿安拉代我报答你,因为你通知了我一件十分有益的事儿,而我所做的都只是我应该做的.若是安拉愿意,我今后只要在世一天,我就保持每日早晨做祈祷." 阿卜杜拉的两个哥哥在哈里发面前,承认自己的不对,并表示今后不再犯.哈里发听了,招招手说道: "已往发生的事儿,就让它已往吧,愿安拉宽恕你们.现在大家要向前看,你们兄弟之间,相互原谅,携手共进吧!"接着,他又嘱咐阿卜杜拉说:"让你的两个哥哥做你的助手,你要好好教育.保护他俩."
苏欧德公主请教父王
阿卜杜拉决定善待两个哥哥,并按哈里发的旨意不再鞭挞它俩.他领着两条狗进屋后,便胸有成竹地.放心地睡着了.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他被一阵响声惊醒,睁眼一看,地面裂开了,苏欧德公主站在他面前,厉声厉色地喝斥道: "阿卜杜拉,我来问你,明天夜间你为什么不打它们?为什么除掉它们脖子上的桎梏?你这不是存心违背我.轻视我的叮嘱吗?你不把我放在眼里,你究竟想干什么?这回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轻饶你了,不仅要抽打你,而且要像处治它俩那样,在你身上施魔法,把你也变成狗,这是你作法自毙!" 阿卜杜拉见苏欧德火冒三丈.拊膺切齿,便对她说: "我的主人啊,我并不想惹你息怒,而是另有原因.我只请求你让我把话说完,说完过后,你想怎样处治我都可以,我心甘情愿地接受." "好吧,那你就快说吧!"苏欧德不耐烦地说. 阿卜杜拉说:"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奉了人类的哈里发.穆民的领袖拉施德的命令,哈里发命令我今夜不要再打它俩,为此,他让我代他向你致意,他特别写了一道手谕,让我背后交给你.我作为哈里发的属下,必须服从他的旨意,因此就没有再打它俩,还解开了它俩的桎梏."说着,阿卜杜拉取出哈里发的手谕,说道:"喏,这就是哈里发的手谕,请你收下,过目过后,你自己再做决断吧." 苏欧德接过手谕,看了起来,只见上面写道: 凭大慈大仁的安拉之大名: 人类的君主何鲁奈.拉施德致书红王之女苏欧德公主殿下.现在阿卜杜拉已经原谅了他的同胞兄弟,愿意放弃追究他们罪责的权利.在我的调解下,他们兄弟之间已经彼此达成谅解,并亲睦如初.他们既然已实现息争,那么长达十二年之久的惩罚手段,也应随之消弭为好.如果我的裁决不被你正视,那么你的决定也会受到我同样对待.我们的习惯.教育如果能够得到你们的尊敬.支持,那么你们的法则.旨令同样也会受到我们的尊敬.支持,这就是平等互利.相互尊敬的意思.鉴于此,我发起你不要再干涉阿卜杜拉兄弟之间的事儿,如果你是信仰安拉的虔诚信徒,那么对于我这个代替安拉行道之人应该是服从的.如果你大度地宽容了他俩,那么借助安拉给予的权力,我是会重重地酬谢你的.而除掉他俩身上的法术.规复他们作为人的本来面目,让他们晓畅是非,从此自由安闲地来见我,这样做,就是服从我的安排的具体显示.退一万步讲,如果你不愿意让他们规复人形,那么我就要凭安拉的帮助,一定要强制你解救他俩不可.到了那个时候,就请不要怪我言之不预了. 看完哈里发的手谕,苏欧德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阿卜杜拉,此事干系重大,我不能私自做主,必须先回去征求父王的意见,把哈里发的手谕拿去,让父王亲自过目,由他裁决后,我才能给你回话." 说完,她遁入地下,匆匆而去. 阿卜杜拉见苏欧德的态度有所转变,不再像以前那样简朴粗暴,觉得事儿有点眉目,心中喜不自禁,乐得喜滋滋.飘飘然,自言自语道:"安拉眷顾穆民的领袖,提高他的威望,连神也畏惧三分哩." 苏欧德赶回她父亲(father)红王那里,向他详细地叙述了事儿的前因后果,并把哈里发拉施德写的手谕拿给他看.红王听说是人类领袖哈里发的亲笔手谕,便毕恭毕敬地接过来,放到嘴上吻了一下,再放到头上顶了一会儿,然后过目.他看完了哈里发的手谕,低下头来,想了好久,然后恳切而又担忧地说道:
阿卜杜拉和两条狗的故事
已往,在哈里发拉施德执政期间,国家正值太平盛世,他对国家大事颇为放心.可是,有一日他偶然查阅各地纳税的状况,发现统计表中,各地区的赋税已经上缴,并存入国库,然而,惟独巴士拉地区仍在拖延未缴.于是,他在上朝时,责问宰相贾法尔: "全国各地区的赋税都已上缴.存入国库,为什么巴士拉地区直到现在还没有缴上来?" 宰相贾法尔见哈里发的脸色不悦目,忙跪倒在地,坐卧不安地说道: "启禀陛下,也许是巴士拉地区发生了什么天灾人祸,弄得地方官竟把这件大事给忘了." 听了宰相贾法尔的话,国王勃然大怒,冲着他吼道: "众所周知,纳税的期限规定为二十天,这个期限是不短的了,巴士拉的地方官既不向国家纳税,又不向上报告超期未缴的理由,这,这成何体统?!" 宰相贾法尔见哈里发息怒,浑身不禁颤抖起来,他小心翼翼地说: "臣请陛下息怒,如果陛下许可,臣马上派人到巴士拉去催一催,命令他们尽快把赋税缴齐." 哈里发拉施德说:"好吧,我就依你之见,你就派伊斯哈格去全权办理此事吧.如果办不成的话,我就要拿你试问!" 宰相贾法尔领旨,退朝后马上赶回宰相府,给巴士拉省长写了一封信,并将伊斯哈格叫来,把亲笔信交给他,并对他说: "我遵照哈里发的旨令,派你到巴士拉去见省长阿卜杜拉,了解一下他为什么忘记按时上缴往年的地方赋税.我命令你负责在巴士拉搜检验收当地应上缴的赋税,并尽快把它送回京城.上交国库,不得有任何差错!哈里发已经亲自搜检过全国各地纳税的状况,查明各地应纳之税均已如数上缴,惟独巴士拉地区至今还无动于衷.目无王法.你若看到那里的税金尚未备齐的话,就从阿卜杜拉省长那里了解一下真实的原因,返来后要如实报告给哈里发知道." 伊斯哈格满口答应下来,说道:"这事全包在我身上了,您就放心吧."
谗言嫔妃受到惩罚
国王瓦尔德借大宴民众的机会,从众人中遴选出一批有经历.阅历.真才实学的人充当文武官员,重新组织机构,让他们走马上任.随后,他便把惩罚进谗言的宠妃.嫔妾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因为她们在关头时候,耍阴谋.玩战略,使许多忠臣受害,是国家遭受危难的罪魁罪魁. 国王吩咐宰相小赫马斯召集文武百官,同他们商量道: "众爱卿,当初我背离正道,沉湎于女色之中,愚蠢地拒听忠言,不履行誓言,违背忠臣们的劝导,从而杀害良臣,使国家一度陷入危难之中.这都是我受了这班女人的玩弄.诳骗,在她们的甜言蜜语和妖艳美色的诱惑下造成的.以前,我诟谇不分.是非殽杂,将她们的谗言误作良言;现在在事实面前,我才名顿开,看清了她们历来包藏祸心,是存心坑害我的!为伸张正义,她们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并把她们的可悲下场,留给先人以作借鉴.不过,我想征求你们的正确意见,请你们说说看,该怎样处治她们呢?" 宰相小赫马斯率先说道:"启奏陛下,臣曾对陛下说过,不对并不是女人们单方面造成的,而是驯服女人们的男人跟她们合资造成的.不过从总的方面来说,这些进谗言的女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这是因为,首先陛下是一国之君,必须执行你的命令;其次是她们胆敢冒犯.诳骗陛下,而且干预了不该干涉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所以罪不可赦.死有余辜.不过,迩来她们一向受到萧瑟,其处境是够惆怅的了.我看,似可降其地位,把她们当丫头使唤吧.但是最终的裁定,还要由陛下作出明断." 听了宰相赫马斯的话,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有的大臣随声附和,发起按宰相的发起办.这时,有一位大臣走到前面来,说道: "陛下,关于惩罚嫔妃们的事,若想置她们于死地,微臣倒有念头,不知可行否?" 国王说:"你但说不妨." 那个大臣说:"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请陛下命令一个宫女把那些谗言蒙骗陛下的女人指出来,然后将这些女人一切带到杀害宰相.朝臣们的那间屋子里,禁闭起来,只给她们仅够维持残生的食物充饥,永远不得出屋半步.如果她们中有人死了,仍放在屋中,直到她们一个又一个死去.我认为这样对待她们,并不是很重的处罚.因为她们不仅是此次国家大难的起因,罪孽深重,而且是祸乱天下的根源.先贤说得好:'设阱害人者,必自堕阱中,,这正是对这种女人的最好的写照." 国王瓦尔德想了想,最终采纳了这个大臣的发起,按他的念头办,选出四个强悍的卫士,把犯罪的嫔妃交给他们,带到那间杀人密室中禁闭起来,每日只供给粗劣的少量饮食.这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嫔妃们哪里受得了如此待遇?她们万分忧愁.苦闷,想已往,看眼前,竟是天壤之别,她们越想越懊悔,越想越悲伤.她们一向被囚禁在那间又黑又臭.暗无天日的.阴森可怖的屋子里,每日都有人死去,不久,她们一个又一个都死光了.她们可耻下场的故事,慢慢地传遍全国各地,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蜂蜜_麻雀_猎犬和人
已往有个猎人(knife),他养了一只大猎犬,这只猎犬十分机敏,个头很大,是他进山打猎的好帮手. 一天猎人进山打猎时,偶然发现一个山洞中有一堆蜂蜜,他见到蜂蜜,如获至宝.因为那个地方的人很贫穷,能吃到蜂蜜的人是很少的.于是他从洞中取出一些蜂蜜,小心地放入随身携带的皮囊中,拿到村子里,想卖个好价格. 猎人携带皮囊,来到一个油商铺中,问他要不要蜂蜜,油商一听说有蜂蜜,很高兴地让他快拿出来瞧瞧.猎人从皮囊中取出蜂蜜让他看货色时,有几滴蜂蜜滴到地上了.这时有几只苍蝇(fly)飞来啜蜂蜜,小麻雀(sparrow)也来啄蜂蜜,有只猫见小麻雀在啄蜂蜜,立马扑上去咬住小麻雀,猎人的猎犬见猫咬住小麻雀,猛然蹿上去一口将猫咬死了.商人见猫被猎犬咬死,很生气,操起一根棍子,上前一棍子将猎犬打死.猎人一看自己心爱的猎犬被商人一棍子打死,也顾不得卖蜂蜜了,上去一把揪住商人,两人厮打一团,混战中,商人被膀大腰圆的猎人打死了. 打死人的新闻很快传开了.商人的村民和猎人的村民都对对方拊膺切齿.彼此义愤填膺.各执己见,便都拿起刀枪棍棒,展开了猛烈的械斗,两个村子里的人混战一场,结果造成大量的伤亡. 国王听了这位大臣的故事,沉思半天,似有所悟,觉得应该从这个故事中罗致教训.引以为戒,办事待人应郑重从事,万不可意气用事,因小失大.国王心胸名顿开,不再固执己见,决定赦免王子死罪. 妃子闻讯,赶忙短促地跑到国王面前,又哭又闹,对国王说: "我尊贵的陛下呀,我反反复复.明晓畅白地对您说过,您一定要保障我的权利,可是您却对我的请求置之度外,您不仅亏待我,而且还放任我的仇人,到现在还不为我申冤.报仇.说白了,不就是因为王子是您的儿子.您的血肉吗?这桩事,安拉终归会像援助王子那样地援助我的!" "这又是从何说起?"国王说,"快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