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德加冕登基

  伴伴随着时日的推移,国王杰亚德年事渐高,又身染重病,康健状况越来越差.这时,王子瓦尔德已年满十七岁了,知识面更加广阔,社会阅历更为丰厚.国王看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心里踏实了许多.他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决定在临死前摒挡完最终一件大事,于是便对身边的亲信说:   "看起来,我的病恐怕是难以治好啦,你们去把王子和所有的家属.大臣们都传进宫里来,我要向他们交代一番."   不久,王子.王后.嫔妃.大臣们都赶忙短促地赶来,搜集在国王的病床前,他们心里都晓畅王宫将发生重大的转变,在纷纷问候国王病情过后,屏气凝神地静候国王的最终的旨令.国王抬起重重的的眼皮,岑寂地环视了他们一遍,用悲悲切切的声音对他们说道:   "你们要知道,我现在身患绝症,我心里晓畅,虽经御医的百般治疗,却无回天之力.我已是残灯将熄.行将就木之人,此时大概也就是我弥留人世间的最终时候,即将开始下世的生活了."   众亲人和大臣见国王气息奄奄,心里涌满了无限悲哀的情绪,泪水如泉涌,抽泣之声不绝于耳.国王迟钝地将头转向王子瓦尔德,对他说:   "儿啊,你到我跟前来."   王子瓦尔德此时早已哭成泪人儿,巨大的悲哀使他痛不欲生.他走近父王的床头,簌簌而下的泪水打湿了父王的枕头,国王看着他,眼中噙着泪水.此情此景使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一时间哭声震天.国王挣扎着伸出手来,使出全身的力气,拉住王子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对他说:   "儿啊,不必如此惆怅,死神的力量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活在世间的人,谁都最终难免一死,我也不能例外.孩子,今后你要永远服从安拉的指引,要多做好事.善事,要洁身自律.体恤庶民,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治理好国家,使国家长治久安,不至于众叛亲离.我要你记取,你绝对不可随心所欲.一意孤行,去做那些不得人心的事儿.你还要特别记取:保持真理是行事的最高准则.我不行了,这就是我对你的最终的谈话,愿安拉保佑你平安.如意!"   听了父王的临终嘱咐,王子瓦尔德心如刀绞,他哽咽着说:   "父王,您老人家的心思,我都晓畅.我的状况,您老人家也是清楚的,我一贯驯服您,您的教导我一向牢记心中,您的旨令我一丝不苟地执行,您不喜欢的事,我绝对不做,您所赞赏的事,我乐此不疲.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遵照您的意志去行事.做人.您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父亲(father),您抚育了我,给了我良好的教育.现在您不幸重病在身,我多么不愿失去您,我多么希望能从死神手上,把您拉回到我们身边.您对我的嘱咐,我记下了.我十分晓畅,只有按照您的嘱咐去做,我才能得到幸福,在您的指引下,踏上真理之路,才能得到最大的成功."   国王听了王子的这些话,心情十分激动,一阵剧烈地咳嗽,使他喘不过气来.他的脸上显现出一种对王子的欣慰和对人世的依恋的复杂神情.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他全身一阵抽搐,沉浸在临终时的非常痛苦中.他沉静一会儿,拼尽最终一点力气,对王子说:   "儿啊,你要保持十种传统的性格,那便是在息怒时,要压迫;在遇难时,要忍耐;在说话时,要诚实;在允诺后,要实践;在裁判时,要公正;在有权时,要宽容;对部下,要尊敬;对仇人,要宽恕;该原谅时就原谅;可施恩的就施恩;要尽量避免伤亡.另外,另有另外十种传统性格仍需认真保持,这就是在你分配时,要公平公道;在你惩罚时,要分寸妥当;在你结盟时,要履行义务;在你争论时,要避免吵闹;在你执法时,要守箴言;在你享受时,要廉洁自好......你如果记取了我以上所说的各点,你就会受到大臣们.学者们.百姓们的衷心拥戴,而肆无忌惮.为非作恶的人就会对你有所畏惧;也只有这样,你的统治才会牢固,江山才能保得住.否则的话,厥后果则是不堪设想的."

继续阅读 »

猎人和狮子的故事

  已往,有个猎人(knife),他打猎的习惯很特别,就是在打到猎物后,只剥下兽皮留着,却把肉扔掉.他的这一奇特的做法,被一头狮子(lion)发现了.这头狮子每日都远远地跟在他的身后,看着他打到猎物后,剥下兽皮自己收好.而随手扔掉的兽肉,便成为它不劳而获的美味佳肴.   猎人和狮子之间有规律的运作,倒使他与它慢慢熟悉起来,而且干系处得挺好.一次,猎人试探着走到正在吃鲜肉的狮子跟前,伸出手去抚摸着它的肩和背,那狮子受到抚摸,觉得很舒服,便很安闲地摇着尾巴,表示对猎人的友好.   猎人看着平时异常凶猛的狮子,在自己面前显得如此温柔驯服,对自己这个猎人毫无惧色.一点儿提防都没有,便暗自想:"看来这头狮子已经被我驯服了,它能听我的摆布了,我要剥掉它的皮!"想到这儿,猎人便身不由己地一会儿跳到狮子背上,举起尖刀就要动手剥狮子皮.   狮子惊诧不已,但它很快就晓畅了猎人的真实企图,顿时火冒三丈,一改温顺状况,猛地一翻身,把猎人掀倒在地,继而举起前爪,猛然压住猎人身体,使他动弹不得,又张开血盆大口,朝他头上.身上乱咬一通,猎人顿时变得血肉模糊.气绝身亡.   讲完了猎人和狮子的故事,王子瓦尔德注释道:   "从这个故事里,你应该懂得,国王最恨宰相的言行超出他自己的本分,国王并不希望宰相因为自己的高明而冒犯他,否则国王就会不顾一切,说翻脸就翻脸."   宰相赫马斯进一步地问:"那么,你说说看,宰相在国王面前,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   王子瓦尔德说:"那便是倾听别人的正确看法,小心郑重地完成国王交付的义务."   "照你这么说,宰相必须要讨国王喜欢,说他喜欢听的话,做他喜欢做的事.总之,遵照国王的旨令办事,是宰相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如果这个宰相很不幸,偏偏碰到一个暴虐.蛮横无理的国王,那么这个宰相是不是也得事事顺他的意?句句听他的话?我想,辅佐这样的国王.昏君,这个宰相一定是很辛苦的,而且,也将和这个国王一样,留下骂名.如果这个宰相对国王的倒行逆施不闻不问,对他的恶行不义置之度外,听之任之,甚至为虎作伥,那便是同流合污了.那么,在百姓们心目中,这个宰相也和国王一样臭名昭著.我想问你,在这种状况下,应该如那边理?"   "宰相大人,你所说的为虎作伥,是指他和国王一块儿干好事.但是,一个正直不阿的宰相,在国王做出错误的决定,让他去做好事时,他不仅自己不去做,而且还会用适当的方式及时地纠正国王,使他走上正轨,对他表明道理,提醒他治国要治心,通知他高尚的品德.崇高的声望对统治一个国家是很主要的工具;还要让他晓畅,人的行为终将会有因果报应的.如果这个国王采纳了宰相的劝谏,从而转意转意,从头做起,做个公正廉明的国王,那么,这不仅是宰相的荣耀,更是百姓们的福分;反之,如果这个国王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话,作为宰相就最好借个巧妙之故,远离国王,不再返来,宰相离开国王,也就不称其为宰相,他对国王的义务也就不存在了."   "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么,你再说说国王和庶民之间是否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呢?"   "庶民对国王当然有义务,如忠于国王,遵纪守法,为国捐躯,只要是国王要求而又不违背安拉的事全都要做好等;而国王对庶民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如保护他们的切身利益,让他们的生命资产不受侵犯,尊敬他们的情感等.其中,国王对庶民应尽的职责,比庶民对国王应尽的责任要主要得多.因为国王一旦放弃责任,对庶民造成的危害是难以言尽的.比如说,一个国王如果把江山丧尽,那将会给庶民们造成多么大的痛苦.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国王,应该把宗教的利益.庶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这三者放在一律主要的地位,果然如此,国家就会长治久安了."

继续阅读 »

瞎子_瘫子和果园主人

  已往,有一个果园主人,他雇的工人很特别:一个瞎子和一个瘫子.他对这两个雇工的要求很严酷:只准多干活,不准瞎厮闹,谁损害了果园的利益,就对谁不虚心.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实成熟了.瘫子仰头看着树上的累累果实,馋得口水直往下贱,可是,他是瘫子,站不起来,够不到果子,便对瞎子说:   "真是糟透了!树上结满了成熟的果实,心里多么想吃呀,可是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吃不到!你为什么不去摘呢?你的身子是健全的,你去摘些来,让我们好好地享受吧!"   "你真活该倒霉!"瞎子骂道,"你说得好听,你让我去摘,可是我怎么去摘呢?我的眼前是漆黑一片!不过,你既然如此馋,想吃到果实,我们应该想个念头,可以使你心写意足."   正当瞎子和瘫子冥思苦想吃果子时,果园监工来了.瘫子便对他说:   "尊敬的朋友,我们平时在这儿干了许多活,现在果子都熟了,也应该让我们吃点呀.可是我们的状况,你是最清楚的,我一个瘫子,躺在这里,直不起身子,够不到果子;他一个瞎子,两眼一摸黑,什么也看不见.在这种状况下,你作为果园监工,应该给我们一点果子吃才对呀!"   果园监工听了瘫子的话,眉梢一皱,没好气地斥责瘫子说:   "你们怎么能生出这个怪念头呢?当初召你们来做工时,果园主人不是晓畅无误地告诫你们只准多干活,不准瞎厮闹吗?我劝你俩赶紧打消这个怪念头,老忠实实地干活吧!"   "不行!"瘫子和瞎子保持着说道,"天气这么炎热,我们平时干活那么辛苦,吃几个果子又算得了什么?我们非要吃不可!"   果园监工心地比较善良,见两个残疾人大热天在果园干活,只是想吃个把果子,觉得情有可原,便给他俩出念头道:   "瞎子,你过来把瘫子背到你的背上,让瘫子伸手去摘头顶上的果子,这不就成为吗?"   这真是个好念头,瘫子便让瞎子过来,把他背到背上去,瘫子在瞎子背上指示方位,站到果树下,一伸手,果然摘到了果子.从此以后,瘫子和瞎子配合默契.密切相助,每日吃一些果子.如此这般,日复一日,他俩每日以甜美的果子当饭吃,越吃越爱吃,而树上的果子也越来越少,终于有一日,树上的果子全被他俩吃光了.   这一天,果园主人百忙抽暇,兴致勃勃地来到果园,心想,即将收获成熟的果子了,他要估算一下,往年能卖多少钱?可是,他站在果树前,抬头一看,大吃一惊,怎么果树上一个果实都没有?!难道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了吗?他一想就晓畅了,便火冒三丈,冲着瘫子和瞎子嚷道:   "你们这两个好吃懒做的家伙!你们可把我给毁了!我不是告诫你们不要瞎厮闹吗?!"   瘫子和瞎子知果园主人这次发火,后果将不堪设想,便拼命狡赖道:   "主人请息怒,这并不是我们干的呀,请想想吧,我们一个瘫子,站都站不起来,一个瞎子,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可能偷摘果子吃呢?"   "闭嘴!"果园主人厉声阻止道,"这果园里常常干活的就是你们俩,还不是瞎子背着瘫子,串通一气害我吗?我原以为你们不会这样做的,这回算是我瞎了眼!"说完,把他俩痛打一顿,轰了出去.

继续阅读 »

两个国王的故事

  已往,有两个国王,虽然都是身为国王,但却有天壤之别.其中一个公正.廉明,而另一个暴虐成性.   暴虐国王有广阔的领土,原野.山林一望无际,自然资源十分丰厚.可是,这个暴虐的国王却不愿意开发利用这丰厚的资源.他不准百姓经商,谁敢违背了他的旨令,他就叫人没收他的货品和本钱,让他倾家荡产.受苦受穷.百姓们穷得叮当响,可是对暴君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含悲忍泪,以野果充饥,度日如年.   那个公正廉明的国王对这个暴虐国王的这些状况不了解.他遴派一个得力之人携带一笔巨款来到暴君国中收购宝石.此人一到,就有人报告暴虐国王,说道:   "有个胆小妄为的外国商人到我国来经商,他随身携带着巨款,要收购我国的宝石."   暴虐国王一听便暴跳如雷,当即下令将那人缉拿归案,带进王宫,亲自审讯,他厉声质问那人道:   "你是哪里人?你到我们国家来干什么?你要从实招来!"   那人说:"我国国王听说贵国盛产宝石,便派我到此收购,仅此而已."   "该死的家伙!"暴虐国王更加火暴地说,"我要求国人不得经商,难道你没听说过吗?你胆小包天,竟敢携带这么多钱到这儿来经商,你违反了我的法令,我要没收你的一切资产."   那人一听要没收他的钱,便急了,大声说:"可是,这些钱并不是我的,全是我们国王的,我只是是受国王之委托,携带这些钱来收购宝石的."   "我不听你注释,"暴虐国王声若惊雷般吼道,"要么交出一切钱财,要么就饿死在我的国土上!这两条路你只能选一条,你要晓畅,你在我国事不会得到任何食物的."   那人听暴虐国王这么一说,心里觉得十分为难,他想:自己现在是两面都难做人了.这个国家的臣民显而易见已经习惯了这个暴虐国王的作风,我身处此地,已经身不由己,不满足他,自己难免人财两空.如果把钱都给他,那么,自己的国王一定饶不了自己,纵然返国了,也只有死路一条.现在的问题是要想一个两全之策,既保全了性命,又能完成自己国王所交付的义务.最好的办法是先把一小部分的钱交给暴君,满足他的贪欲,也借此保全自己的性命.这样,他就能够供应我吃喝,钱物损失也不大,我也就有了回旋的余地,私下里我再慢慢收购宝石,以后返国也就有了交代了.   那人考虑再三过后,便取出部分钱来,交给暴虐国王,表示愿意以钱赎身.暴虐国王见钱眼开,收下钱,答应那人的要求,给他一年的期限.那人得到了吃喝,趁机用余下的钱,购买了一些宝石,就返国交差了.就这样,他既摆脱了暴君的魔掌,又完成为公正国王交给他的义务,最终安全地回家了.   讲完了两个国王的故事,王子瓦尔德便注释这个故事的含义,说道:   "故事中公正的国王指的是下世,暴君则代表今世;暴君国中的宝石,是功德.善行的象征;那个商人,是人类的代称;商人携带的钱,就是物质底子.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在今世谋生的时候,应该考虑抽出一定的时间和财力,为到下世去做好预备工作.只有这样做,他才可以做到胸有成竹,然后从容不迫地踏上去下世的路,因为他已有了充分的预备,而不必一时忙乱地去应付."

继续阅读 »

狐狸和狼的故事

  已往,有一群狐狸(fox)住在一个大森林(forest)里,它们常常成群结队地四处觅食。一天,它们照常外出找食,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在地上发现一具骆驼(camel)的尸体,狐狸们高兴极了,都想赶快扑上去,独自吃个饱,因此彼此间存有戒心,惟恐其他的狐狸抢了先。自己吃了亏。这时,一个年长一些的狐狸对大家说:

继续阅读 »

商人和匪徒

  已往,有一个富人,常常辗转各地去经商.一次,他携带一批货品,到一座陌生的城市里去做买卖.他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这座城中,租了一个房子住下.他的到来,引起了一群匪徒的注意,他们估计这个商人很有钱,他带来的货品价格不菲,便想从他身上发一笔横财.于是,他们在暗中跟踪这个商人,摸清他住的房间.存货地点.行动路线和规律,想找个机会把他的货品偷走.他们频频设法挨近商人的住处,企图混出来行窃.可是,这个商人却郑重得很,匪徒们难以找到下手的机会.这群匪徒的头领是个十分刁滑狡诈的家伙,他想,这样一味蛮干下去,真是徒劳无功,不如想个办法,先去接近那个商人,跟他套近乎,在取得了他的信赖过后,再识趣行事,最终达到目的.这个匪首在家里换上一套偷来的医生的服装,挎上一个偷来的药箱,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行医的人.一切预备停当后,他走出家门,来到那个商人的住所附迩往返走动,还高声叫唤着,说自己是能治百病的良医.他叫唤了半天,见商人不理睬他,便索性送医上门.他敲了敲商人的门,走了出来,问他:   "我是这一带有名的医生,你要看病吗?"   那商人此时正在屋里吃饭,听说有名的医生来了,便很虚心地对他说:   "接待你!我虽然没有什么病要请你看,但是可以请你坐下来跟我一路吃饭."   匪首见商人这么好说话,便坐到饭桌前,陪他一路吃了起来.商人的饭量真大,不停地吃着,比一般人吃得多一倍.匪首发现了商人的这个特点,便在饭后对商人说:   "朋友,我很感激你如此真诚地款待客人,既然我把你当作朋友,有句话我想跟你说说,因为你待人刻薄,我也就没需要对你隐瞒什么.我要对你说的绝对都是实话,若不是为你好,我才不说呢!凭我的经验,我想你一定是有胃病,因为我看到你的饭量很大,吃得那么多,这一定会导致病变.若不及时治疗,长此下去,你的生命就会有危险."   商人听了,不以为然地说道:"你这话我依然头一次听到呢.我的饭量确实不小,可是我的消化力也很好,从来都没有胃痛的感觉,身体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匪首进一步说:"当然啦,从表面上看,的确如你所说,似乎身体没有什么毛病.但我以一个医生的名义,要正告你,你的体内是隐伏着胃病症候的.我规劝你,应该赶早吃药,以防病于未然."   商人开始刚强了,是啊,医生的话哪能不听呀.他迟疑地说道:   "我初来乍到,并不知道医院在哪里呀?"   匪首见他快上当了,便热情地说:"你不用去费力找医院去了,你这种病,我是最会治的,况且,为病人送药上门,正是我们行医人的职责!"   商人此时完全被匪首的甜言蜜语迷惑了,他迫不及待地说:   "那你快说,我该吃什么药?你有这种药吗?"   这时,匪首从药箱里取出早已预备好啦的一小包药,交到商人手上,这是一包吃了就泻肚的芦荟.他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嘱咐道:   "这种药很灵的,一定要在睡前服下."   商人收下药,对这个送药上门的"美意人"千恩万谢一番.当天晚上睡觉(sleep)之前,他服下了这包药,大便时觉得挺畅通的.

继续阅读 »

男人和任性老婆

  已往,有一个男人,他的妻子脾气不好,为人十分任性.他平时非常宠爱她,凡事都依从她,就怕惹她不高兴,这样一来,就把她惯得不像样子了.   这个男人有一块园地,每日都早出晚归地到园中去耕地.除草.浇灌,把园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妻子见他整天忙着侍弄园地,便问道:   "你每日忙忙碌碌地跑来跑去,你都忙些什么呢?"   他说:"我得每日去治理咱家的园子,我在园子里种了些你喜欢的东西,你见了准高兴."   他妻子说:"那我得去看一看."   他见妻子体贴园地,心里很高兴,便带着她去了.他俩手挽手.肩并肩地来到园地.他如数家珍般地给妻子介绍自己在园中栽种的果树.蔬菜,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这时,有两个青年人路过此地,看到他俩在园中亲密无间的样子,就产生了嫌疑,认为一男一女在园子里这样亲热,准是在干见不得人的勾当.于是,他们静静地跟进园中,藏在树后,要看个究竟.   那对夫妇在园中忙了一阵子,便坐下来歇息.妻子见园中景色美丽,对丈夫说:   "这儿景色不错,又挺安静的,来,让咱们快活一阵子吧!"   丈夫听了,十分不高兴地说:"你一个女人,说这种话,难道就不觉得怕羞吗?这是什么地方,能由着你的性子胡来吗?况且,我另有不少事儿要做呢,回家再说吧!"   妻子说:"园子里的活儿,是永远也干不完的,再说了,咱们是夫妻呀,夫妻俩之间的事儿,别人是管不着的.纵然是让别人看到了,又能怎么样呢?能说我们是私通吗?你如果现在不满足我,那我就赖着你不走,让你什么活儿也干不成!"   丈夫拗不过她,又怕她不高兴,便答应了她的要求.正在这时,那两个藏在树后的青年人跳将出来,大喝一声,抓住他们不放,威胁道:   "你们在这里私通,我们是不能轻饶你们的,快去跟我们到法官那里,让法官严惩你们吧!"   两个青年说着就上来抓他们.丈夫护着妻子,说道:   "你们这是在乱说八道!我们俩是夫妻干系,你们不要胡来!"   两个青年并不听他注释,不由分说持续抓他们.于是,丈夫便与他们厮打起来,在搏斗中,一个青年拔出匕首,将他刺死了.   宰相赫马斯讲了男人和任性妻子的故事,又对国王说:   "陛下,我讲的这个故事,说明了作为男人,切切不可对女人惟命是从,更不能失去主见,以女人的念头为行事的准则.陛下是拥有渊博才学和聪颖心智的人,不该听任浅陋愚蠢者搬弄是非.陛下千万要注意遇事一定要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分清哪些是逆耳忠言,哪些是阴谋企图.依臣之见,那些个徒然无益的放纵享乐,不仅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将损害您的康健,是最不可取的呀!"   宰相赫马斯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国王瓦尔德听了,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心中似有所悟,便接受了宰相的意见,表示明天空上朝.宰相又一次得到了国王的承诺,辞别国王,来到大臣们中心,将国王的承诺通知他们.   国王的宠妃也不是等闲之辈,她通过自己的耳目,很快就获悉宰相赫马斯又来到王宫见过国王了.宠妃很担忧国王被宰相说服,不再跟她厮混,要是那样的话,她就又要失宠了.于是,她又动坏脑筋,煞有介事地对国王说:

继续阅读 »

骆驼和它的主人

  已往,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喝骆驼(camel)奶.平时,他总是到铺子里去买骆驼奶喝,从家里到铺子要走许多路,坐在铺子里,他又专心致志地品尝奶味,泯灭了不少时间.   为了方便起见,他索性自己买了一匹骆驼,养在家里,亲自动手挤骆驼奶,并精心地在骆驼奶中加些调料,慢慢品尝,乐在其中.   但是,因为他终日忙于品调奶的滋味,却疏忽了对骆驼的照管,常常忘记拴紧骆驼缰绳.那匹骆驼十分厌烦主人整天挤它的奶,而对它的饮食却心不在焉,总想得到自由.终于有一日,它看到主人挤了它的奶后,把它扔在一边,对它不管不问,自己专心地去品奶,它认为机会到了,自己无拘无束,拔腿就跑,一向奔到荒郊野外,去过自由安闲的生活去了.   这时,骆驼主人喝完了这杯骆驼奶,却眼见自己花大价格买来的骆驼逃得无影无踪,再也不能用自己的骆驼来挤奶了,他很懊悔,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宰相赫马斯讲完了骆驼和它的主人的故事,对国王说道:   "这个故事,就是说明一个道理,那便是谁平日疏于防范,最终就会因小失大.我真诚地希望陛下能够从中得到一点启发.陛下平时要特别关注的国家大事,就是百姓的切身利益.正如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不能为了吃饱肚子,而白天晚上地守在厨房里;不能为了消遣,而每日东游西逛地玩耍.不务正业;不能因为需要满足私欲而终日与女人厮混.真正有远见卓见.有志于从事一番事业的人,他会处事审慎.权衡利弊.从长计议,而不会沉湎于眼前的悲哀,忘记久远的利益.真正英明贤良的国王都懂得正当公道地分配.安排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他从不盲目追求饮食的高品位,而是满足于能充饥止渴.有营养就可以了;他从不破费许多的时间去摒挡自己的私生活,而是把每日大部分时间用于处理国事.大事.有利于百姓的事;他从不终日沉湎于女色之中,而是每日给自己在后宫嫔妃那儿留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因为,他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自己康健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同时,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知道妇女所吩咐的,不一定是好事,她们所指引的,不一定是正道.一个真正的须眉汉,应该有主见,不能在妇女面前桀骜不驯,甘愿受其驱使.据我所知,有不少男人正是因为贪恋女色而丧失了前程,有的则因为自己的妻子而丢了性命.有这么一个男人,他因为按照妻子的要求而跟她亲热,结果命丧黄泉."   "有这等事?你快说说吧!"国王又来兴趣了.   于是,宰相赫马斯开始讲这个男人和任性妻子的故事.

继续阅读 »

小孩和匪徒

  已往,有个到处溜门撬锁偷窃钱财的匪帮,他们一个又一个长得虎背熊腰力大无比,而且企图多端。一天,他们又出门去行窃,路经一个胡桃园,眼见园中树上结满了累累果实,便动了歹心,想方设法要偷吃胡核。

继续阅读 »

松鸡和乌龟的故事

  已往,在一个小岛上,住着一群乌龟(tortoise).这是个景色美丽的小岛,岛上河渠纵横,芳草芊芊,绿树成阴,瓜果飘香,情况舒适雅静极了.   一天,一只松鸡在长途飞行中,因为天气炎热,它感到疲惫不堪,便落入岛上歇息.它东瞧瞧.西看一看,发现乌龟的住处非常好,便挨到那儿去歇息.不一会儿,从四面八方觅食返来的乌龟,看到自己的住处附近有一只如此漂亮的松鸡,都惊呆了.只见松鸡身上披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现出耀眼的五光十色,它们对松鸡赞羡不已,不由自立地对它萌生出了无比的爱意,便争先恐后地跟它套近乎.表示好感,希望松鸡能够留下来,长期跟它们住在一路.乌龟对松鸡说道:   "看起来,你一定是飞禽中最可爱的了.你不要飞走了,就留下来跟我们住在一路,我们都将愿意殷勤地侍奉你."   松鸡看到乌龟们对它关爱有加,也很欢乐,乐得顺水推舟,巴不得留下来不走了.从此以后,松鸡白天到处去游玩,到了晚上,它又飞回乌龟的住处和它们一块儿过夜.久而久之,这种生活便成为习惯,而且彼此间相互依赖起来.松鸡每日早出晚归,白天在岛上飞来飞去,逍遥安闲,爱吃什么吃什么,到了晚上,它又受到乌龟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乌龟们更加渴望着夜晚的到来,因为天色转暗时,松鸡就从外面飞返来,它们就能看到它那鲜艳婀娜的姿态,心里就觉得舒服,看不到它时,它们就感到寥寂.时光荏苒,乌龟们对松鸡的依恋一日千里,可是松鸡依然早早就飞出去,很晚才飞返来.在这种状况下,乌龟们眼睁睁地看着鲜艳的松鸡飞远了,心中充满了失落感,它们纷纷议论开了:   "我们和这只松鸡相处都感到很惬意,似乎它已成为我们中的一员,难以舍得它离开我们一会儿.可是,它每日天一亮就飞出去,这使我们感到不好受.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它总是跟我们呆在一路呢?"   "放心吧,我有个好念头,可以让它白天晚上都跟我们呆在一路."   "你真有好法子?果然如此,我们就会好好地酬劳你!"    当天晚上,松鸡在岛上飞来飞去旅行.觅食后,又像往常一样地回到乌龟们中心,悠闲自得地呆在那里跟乌龟们聊天.那个自称有办法的乌龟便挨到它的跟前,对它说:   "亲爱的松鸡呀,你应该感受到了,我们自从见到你以后,都把全身心的爱投到你身上了.在这个孤岛上,是你给我们带来了爱的阳光和生活的乐趣,我们都感到一刻也离不开你了.咱们相依为命.亲密无间,形同一家人,对于相互爱慕的人们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整天耳鬓厮磨.相依相守更为美妙的了,而一旦面临辨别.离散,就等于有了大灾大难.现在我们就有身处大灾大难之中的感觉而痛苦得难以自拔!你想想啊,你总是每日天一亮就撇下我们远走高飞,不到日落不返来,使我们终日寥寂不堪,一向怀着极大的渴望,翘企你能早些返来."   松鸡听了乌龟的表白,颇为感动,说道:"其实我也是很爱你们的.说起来,白天我在外面,想念你们的程度,比起你们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也许你们想不到,每日早晨我都要下很大的决定才离开你们.我何尝不想舒舒服服地与你们在一路呢?可是我也是没办法呀,因为我是有翅膀的飞禽,不可能总是和你们呆在一路一动不动.我作为飞禽,天性就是要四处飞翔,不习惯于总是呆在一个地方生活.我生着两只翅膀,这就注定了没有安定下来的时候,除非是在晚上,因为白天觅食飞累了,必须要静下来睡觉(sleep),规复一下体力,以便于第二天再飞出去觅食."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