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

在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名叫蔺相如的大臣,他聪明机智,善于言辞。当时,赵王得到了一块非常珍贵的和氏璧,这块玉璧价值连城,闻名天下。

秦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人向赵王提出要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这块和氏璧。赵王左右为难,如果拒绝,怕得罪强大的秦国,如果答应,又担心秦王食言,不给城池。

这时,蔺相如主动站出来,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谈判。他临行前对赵王说:‘如果秦国不以城换璧,我一定将璧完整地带回来。’于是,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踏上了前往秦国的路。

到了秦国后,秦王见到和氏璧爱不释手,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履行承诺的意思。蔺相如见状,心生一计,他假装说璧上有一处瑕疵,请求秦王让他指出来。秦王信以为真,将璧递给他。蔺相如拿到璧后,迅速退到柱子旁,声称如果秦王逼迫他,他宁可摔碎璧也不交出它。

秦王被蔺相如的气势所震慑,急忙保证会履行协议。蔺相如则要求秦王先派使者到赵国接收城池,然后再交出和氏璧。秦王无奈之下只能答应。

蔺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对他大加赞赏,而蔺相如也因这次出使秦国而名扬四海。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了‘完璧归赵’的经典典故,用来形容那些能够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gushiyuan.cn/post/985.html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