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俘至魏国。魏国皇帝曹奂为了考验刘禅是否真心归降,特意安排了一场奢华的宴会。
宴会上,曹奂命人表演蜀地歌舞,还特意安排了许多蜀国旧臣作陪。然而,刘禅却表现得极为放松,不仅频频举杯畅饮,还对魏国的款待赞不绝口。
事后,魏国大臣司马昭故意询问刘禅是否思念故土蜀国,刘禅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很快传遍了整个魏国,成为人们嘲笑刘禅忘恩负义的笑柄。
然而,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刘禅并非真的忘记了自己的国家,而是深知蜀国已经无力回天,与其徒劳挣扎,不如选择安逸的生活。
真正的智慧
在随后的日子里,刘禅以‘乐不思蜀’的态度继续生活,表面上似乎毫无作为,实际上却暗中与魏国保持良好的关系,避免了蜀国遗民遭受更大的迫害。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看似消极的选择,实则是一种大智慧。刘禅虽然失去了权力,但却保全了蜀国百姓的性命,这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行为。
本文链接:http://www.gushiyuan.cn/post/2028.html
--EOF--
发表于 2025-04-27 ,并被添加「 乐不思蜀的故事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