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尔克和伊波丽莎

  说时迟,那时快,老太婆和女郎顿时扭成一团.老太婆虽然本领谙练,但是终究年纪大了,举措有些迟缓,手脚不那么利落了,而女郎却神气活现,举措迅速,举手投足,举措自如,她围着老太婆转来转去,找机会下手,举措迅速,似旋风.如闪电,老太婆转身快,险些抓不着她.女郎趁老太婆一不留神,一会儿将头钻到老太婆的身体下面,展开两臂,伸出两手用力捏着老太婆的腰部和脖子,然后用力往上一挺,把老太婆举到空中.老太婆岂甘示弱,在空中张牙舞爪,拼命挣扎,要从女郎手上摆脱出来.老太婆用力一挺,倒是从女郎手上弹出来了,却着着实实地摔了个仰面朝天,许久动弹不得.   女郎见摔痛了老太婆,忙跑已往,扶她起来,拿衣服给她穿好,对她说:   "老人家,我只是想摔败你而已,不成想却摔痛了你,对不起!"   老太婆满脸愧色,沉着从地上爬起来,话也不说一句,拔脚就跑远了.   苏尔克眼见这精彩的场面,十分佩服那女郎的本领,禁不住大笑起来,心想:"每一份衣食都有它的出处和来源.我被睡魔袭击,被战马带到这儿来,才得以看到这精彩的情景.看来这个女郎和10个姑娘明天是我的俘虏了."他这么想着,走回到拴马的地方,解开绳索,跃身跨上战马,抽出明晃晃的宝剑,快马加鞭,像离弦之箭,冲向草坪.女郎眼见苏尔克策马奔来,大惊失色,纵身跳过六尺宽的河面,回过头来,厉声喝问道:   "你是什么人?怎敢如此大胆地惊扰我们?你手握宝剑,杀气腾腾,看上去似乎是统率大军的将领.你说吧,你是从何地来,要到何地去?你要说实话,不许扯谎!如果你是迷了路的人,我们可以带你出去,你若心怀叵测,那你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只要我们喊一声,四千罗马将领就会应声出来保护我们的."   苏尔克骑在马上,对她说道:"我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异乡人,今晚单枪匹马地来到这里,我看这10个被你绑起来的姑娘是我最好的战利品,我要把她们带走."   女郎绝不示弱地说:"你休想在这儿轻而易举地得到什么战利品,指基督起誓,你不能说谎,说谎的人是无耻下贱的小人!"   "不错,"苏尔克也不让步,"我可以接受你的忠言,我要对你说,能接受别人的忠言并尊敬他人的人就是高尚而聪明的人."   女郎仍说大话:"我这人是一贯同情外来人的,否则的话,只要我大喊一声,就会出现无数的人马,将你团团围住,并会马上置你于死地!你不是想得到战利品吗?那你快快下马,不用武器,跟我角力一番.你如果赢了,你可以把我和这10个姑娘当作战利品带走.不过,我得把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你输了,你得服从我的摆布.你要以你所信仰的宗教来起誓,这样我才能信服你,证明你不是个说谎的人.若不然,叫我如何相信你呢?俗话说得好:'诳骗是人类的天性,不是任何人都是可靠的.,对你来说,也是如此.所以你必须赌个咒,让我相信你,我才能过河去和你摔跤."   苏尔克听了女郎的这番话,心想,这个女郎的武艺确实不同凡响,可是她并不知道我是个国内人人称道的英雄豪杰,我一定要把她制服,让她知道我的厉害.于是对她说:   "你放心吧,你不预备好,我是不会挨近你的,你不让我动手,我也不会跟你摔跤.我保证,如果我败在你的手里,我就用金钱来赎身;如果你败在我的手上,你就是我的战利品了!"

继续阅读 »

三代国王传奇

   已往,大马士革国王欧麦尔.努尔曼是在哈里发阿卜杜.马立克.本.麦鲁旺执政前大名鼎鼎的一个传奇式的君主.他一贯以强悍.威武著称,他先后用武力征服了波斯和东罗马帝国.他的权势极大,统辖的地方甚广,其兵马足迹遍及印度.信德.中国.也门.汉志.埃塞俄比亚.苏丹.叙利亚.迪亚鲁.白克尔等国,以及赛浑河.质浑河.尼罗河.幼发拉底河流域间的所有大大小小的国家.他的命令通行于各个城镇.乡下.他常常派人到各地察访,以了解附属国的仕宦的状况.因为他治国有方.待民如子,国库丰盈.资产不计其数.他在庶民百姓心目中享有极高的声誉,附属国的仕宦人人奉公守法.个个称臣纳贡;人们安居乐业.无拘无束,都诚心诚意地拥护他.尊崇他,按期缴纳钱粮赋税.   国王努尔曼生性倔强而勇猛,身体非常强健,尤其能耐寒.再严寒的天气,他也不像普通人那样穿得厚厚的,非得取暖过冬;他不用烤火,也不觉得冷.他的胸中似乎总有一团火在燃烧,生气息怒时,他的鼻孔里便会喷射出阵阵火苗,敌人望而生畏,纷纷落荒而逃.   他的儿子苏尔克,不仅长相酷似父王,而且性格也与其父极其相似.他生于太平盛世,受到良好家教,练得一身好武艺,能横扫千军如卷席,敌人面对威风凛凛的苏尔克,个个胆战心惊,不敌而退.他超人的勇武.非凡的胆识,不仅使敌人畏惧,也引起朝野上下的钦佩,称他为举世无双的英雄豪杰.国王努尔曼爱他若掌上明珠,对他寄予很大的希望,一心想让他承当王位.统领他打下来的江山并传于子孙万代.   苏尔克在父王努尔曼的精心培育下康健成长,到了20岁,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矮小魁梧的棒小伙子,而且他的武艺.军事作战本领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人们面对如此精明.强悍之人,无不对他表示敬畏.折服.   国王努尔曼遵照法定手续,娶了四个后妃,可是只有苏尔克的母亲能生育.除此之外,国王努尔曼在宫中还按照科普特人沿用的历法规格,安排了360个宫女专门来侍奉国王,供他一个人享乐.这些宫女都是从各个民族中精选出来的,按照每年划为12个月的分类法,给她们盖了12幢宫殿,又根据每月规定为30天的数字,把每座宫殿设计成30院,这样一共就有360个院,宫女们每人住一个院,终年在院中居住.国王每日轮流到一个院中,同一个宫女在一路住一晚,这样,一年中,一个宫女只能见到国王一次.国王努尔曼过着灯红酒绿的日子,尽情享乐.   王子苏尔克十分勤学,到处请教名师,因此学识.武功逐日提高,对于各种战略战术,也了若指掌.国王努尔曼看到儿子勤奋向上,满心欢乐,除了在宫中尽情享乐外,就是凭借自己壮大的军事实力,变本加厉地.贪得无厌地侵略蹂躏其他弱小民族,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版图.统治领域.   与此同时,国王努尔曼还很正视传宗接代,注意了解后宫妃子们是否有身,希望能多生些孩子,好充实自己家属的实力,把打下的江山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天,他得知一个宫女有身了,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祈祷着,希望能再得一个王子.他把这个宫女有身.妊娠的日期做了记录,对有身的宫女给予特别的优待.照顾.   但是,与父王努尔曼不同的是,王子苏尔克听到这个新闻后,却十分恼火,他觉得自己是太子,代替父王宝座是顺理成章之事,如果有了弟弟,那就多了一个分享天下的人.他心中盘算着:"如果这个宫女生下一个男孩,我就得把他给弄死,这就少了一个跟我争江山.夺社稷的人了!"

继续阅读 »

同住旅店 劳逸有别

  第二天,阿布.素尔起得很早,持续为旅客理发,把换来的吃喝用品全都交给躺在床上懒得动弹的阿布.格尔吃喝.一天一天地已往了,阿布.素尔每日早起晚睡,为一些旅客理发,而阿布.格尔则不分白昼黑夜地一向在床上昏睡,只要一睁开眼睛,就要吃要喝,再不就是拉屎撒尿.船长每日晚饭时,就给阿布.格尔留出一盘美味佳肴,在海上航行了20天,天天如此,从不中断.船终于停泊在一个码头上,两兄弟也告别船长,登陆上岸.   他俩走进城里,在一家旅店中租了一个双人房间.打开房门,阿布.格尔便像一捆干柴似的扑通一声倒在床上,再也不想动弹,而阿布.素尔则忙着布置房间,到外面去采购一些日用品,买来米面蔬菜,煮饭烧莱,并把饭菜端到阿布.格尔面前.阿布.格尔只管大吃大喝,吃完喝完,一歪身子,又倒在床上去了.阿布.素尔是个闲不住的人,住在旅店中,他依然早出晚归,每日带着工具到街上去给人家理发,不辞辛苦地赚钱维持两个人的生活.阿布.格尔却一如既往,除了便溺,就是吃喝.睡觉(sleep),终日无所事事.阿布.素尔对他的行为实在看不已往,便美意规劝他:   "你整天如此,身体就会垮下来的,不如到外面走走,观赏一下这座城市的风光,也算不虚此行."   他听了,只是说一句"原谅我,我头晕."又倒到床上,不动弹了.阿布.素尔见他本性难移,该说的也对他说了,就不美意思多管他,自己任劳任怨地每日辛勤劳动,赚钱供养他,就这样,他们在一个旅店里共同过了40天.   不久,阿布.素尔积劳成疾,不幸病倒了,不能外出工作,也无力去采购食品了,阿布.格尔对此置若罔闻,也不设法求医买药为阿布.素尔治病,依然躺在床上睡他的大觉.之后阿布.素尔的病情减轻了,陷入苏醒状况.阿布.格尔饿了两天吃不上东西,实在挺不住了,只好从床上爬起来,他翻遍了整个屋子都没有找到可吃可喝的.他狗急跳墙,趁阿布.素尔人事不知之时,翻他的衣兜,发现他的钱包,便把他的钱全都偷走,然后溜出旅店.   阿布.格尔受国王赏识   阿布.格尔出了旅店,走在大街上,惊奇地发现这座城市十分鲜艳壮观,更为让他新鲜的是这座城市里的人身上穿的衣服颜色很单调,不是白色的就是蓝色的.他找到一家洗染店,见里面的衣服.布料全是蓝色的,没有任何别的色彩.他掏出手帕,递给染匠,对他说:   "你把这块手帕染一染,要多少钱?"   "染这块手帕要20块钱."染匠说.   阿布.格尔说:"这么一块小手帕,在我们故乡染一染只要两块钱就够了."   染匠绝不让价,对他说:"那你带回去到你故乡去染吧,在我们这座城市里,少20块钱是不行的!"   阿布.格尔又问:"你能给我染成什么颜色的呢?"   染匠说:"当然是蓝色的."   阿布.格尔说:"我想请你染成白色,大概绿色,大概黄色的,行不行?"   "不行,"染匠断然说,"那几种颜色我都不会染."   阿布.格尔跟染匠攀谈起来,了解这里染店的状况.染匠对他说:   "在我们这儿共有40个染匠,在这40个人中,谁去世了,我们就教死者的儿子学习洗染.承当他父亲(father)的行业,没有孩子的,我们宁愿空缺这个名额,也不随便补齐这个数字;如果死者有两个儿子,我们也只教会他的长子洗染,只有他死后,我们才能教会他的弟弟.我们的行规,向来十分严谨,而且我们只染蓝色,不会染其他颜色."

继续阅读 »

难兄难弟踏上征途

  阿布.格尔和阿布.素尔相互勉励,下定决定离开亚历山大,到外地去闯荡一番.阿布.格尔对阿布.素尔说道:   "兄弟,现在我们已经成难兄难弟了,你我之间应该不分彼此,我们要一块儿朗诵《古兰经》开宗明义第一章,作为我们的誓词,今后我们要同甘苦.共磨难,谁有买卖做,必须要一块儿经营;谁若失业了.无事可做了,也要相互照应一下,帮扶一把;我们如果有了些钱,除了吃穿用之余,得把剩下来的钱存起来,以备急用,以后我们回到亚历山大,再公平公道地平分盈利."   "你说得对,我们本来就应该这样做."阿布.素尔赞许这个意见.   然后,他俩齐声朗诵《古兰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决定以后两人志同道合.甘苦与共,一路努力奋斗.阿布.素尔收拾好行李,把店门关锁好,把钥匙交给房主,一切预备就绪,就要启程了.阿布.格尔的洗染店已经被官府查封了,倒落个一身轻,什么悬念都没有了.两人离开故里,搭乘一只船,就上路了.这只船上除了船长.水手外,另有120名旅客,船刚扬帆起航,阿布.素尔就对阿布.格尔说:   "兄弟,你看这船上的人挺多的,在这段航程中,我们需要吃喝,可是我们自己带的粮食究竟是有限的,如果不想办法,恐怕很快就吃光了.我想在船上问问,说不准有人需要理发呢,要理发的人,只要给我们一个面饼或半块钱,甚至一杯淡水就行,总之只要给我们一点儿吃的.喝的,我们就心写意足了."   阿布.格尔听了,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赶忙摇头表示赞许,等到阿布.素尔去忙工作的时候,他却往地铺上一倒,呼呼大睡起来.   阿布.素尔携带着理发工具和碗,肩上搭块破布作为手巾,容光抖擞地走到旅客当中.有人看到船上有理发师,便想理个头轻松一下,便冲他叫道:   "喂,理发师,麻烦事你给理个头吧!"   阿布.素尔刚一亮相,就开了张,心里自然很高兴.他举措麻利地为旅客理好头,旅客掏钱给他,他就说:   "我不需要钱,你如果能给我一个面饼,那就太好啦.因为我另有一个兄弟,我们带的干粮恐怕不够吃的,我们需要积攒些粮食和水."   那个旅客带的东西挺多的,很爽快地给了他一个面饼.一块乳酪.一碗淡水.他谢过旅客,转身将理发换来的饮食递给正在睡觉(sleep)的阿布.格尔,把他叫醒,对他说道:   "别傻睡了,快起来吃喝吧."   阿布.格尔中听说有吃有喝,顿时来了精神,一骨碌爬了起来,从阿布.素尔手上拿过面饼.乳酪,狼(wolf)吞虎咽,一会儿全吃光了,又把那碗淡水咕咚咕咚地喝干.   阿布.素尔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饮食,让阿布.格尔吃饱喝足了以后,又带上理发工具.碗.破布,到旅客中去兜揽生意,他又给几个旅客理了发,换来几个面饼.几块乳酪.新闻传开,自动前来请他理发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在这只船上,只有他一个人会理发,供不应求,他的理发业搞得挺兴旺,得到的报酬也越来越多.从旭日东升到夕阳西下,一整天下来,他得到了30个面饼.15块银币.旅客们有求于他,凡是他提出需要的东西,一般地都能得到满足.这样一来,他就积攒了不少的面饼.乳酪.菜油.鱼子等各种日用必需品.   船长也得到了新闻,让他来替自己理发,他趁机对船长说:

继续阅读 »

公正的死神

  已往,有个国王为人十分傲慢,爱出风头,好大喜功,讲排场,故弄玄虚.一天,他突发奇想:自己是大名鼎鼎的一国之主,绫罗绸缎都穿遍了,山珍海味都吃腻了,终日呆在富丽堂皇的王宫里,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有趣了;何不率领满朝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到全国各地去巡游一番,让庶民百姓们浏览浏览他的威武富豪,赢得人们的赞誉和喝彩呢?   想到就要做到,国王当即命令文武百官,分头预备好旅途中所需要的一切用品,吩咐保管服装库房的人精挑细选出最华丽耀目的盛装,叫治理车马的人牵出良马骏骑,作为狩猎用.   圣旨下达,文武百官不敢怠慢,坐卧不安地赶忙做预备.他们从衣服库房中挑出最好的衣帽,从骡马厩中挑出许多匹良种骡马.过后,国王又亲自筛选一遍,吩咐将自己认为最豪华.最骏壮的聚集到一处,自己穿戴打扮起来,跨到配有镶满珠宝.玉石的金鞍银辔的骏马上,率领文武百官和精壮兵士,浩浩荡荡.前呼后拥地出发了.一路上,他傲视一切,洋洋自得,显得矜骄.骄傲.自豪.飘飘然自以为是天下最荣华富贵的人,并暗自夸赞道:"世间另有谁敢与我比个高低呢?"   国王自我陶醉了,脸上泛着目空一切的神色,吩咐手下持续往前走,好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高贵.荣华.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在国王矮小的骏马前出现了一个新鲜的人,拦住了国王一行.只见这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举止不恭.他表示要和国王说话,国王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欲持续扬鞭催马前行.那个怪人不仅不给国王一行让路,反而伸手紧紧地抓住国王坐骑的马缰不放,国王这才大吃一惊,平时在王宫里,文武百官对他只能低声下气.惟命是从,谁也不敢说个不字,至于平民百姓,那就根本见不着他的面,更不敢挨近他.可是,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怪人,难道吃了豹子(leopard)胆?发疯了?不要命了?怎么敢阻拦国王!国王龙颜大怒,喝斥道:   "快撒开手,你这个贱民,难道你不知道你抓住的是谁的马缰吗?"   "我有话对你说."那人从容不迫地说.   国王发觉那怪人说起话来不同凡响,心中不禁纳闷了,便说道:   "你有什么话要说,也不能如此莽撞!"   那人并不理会国王的气恼,一手紧抓马缰,一手将国王扯下马来,对着国王的耳朵说:   "听着,我是死神,你的寿限已到,我是专程来取走你的灵魂的!"   国王一听此言,不禁大惊失色,那种骄横劲儿一扫而光,浑身颤抖起来,国王的威严早已不见了.这时,国王垂下头来,低声下气地请求死神道:   "事到现在,那就请慢一步,且让我打道回宫,与王后.王子.公主们做最终话别吧."   "不,你不能回王宫了!"   说完,死神从容取走了国王的灵魂,扬长而去.失去了灵魂的国王,则如同一捆干柴,扑通一下倒在地上,再也不能去炫耀自己的风采了.   死神取走了国王的灵魂,持续上路,去执行新的义务.他找到了一个清贫.廉洁.本分.正直.公道的人,露出亲切的笑脸,向这人致意,坦然地对他说:   "这位廉洁.公道的大暴徒,我有件事儿要通知你."   "有什么事,请明说."   "我是死神,是奉安拉之命,前来取走你的灵魂的.如果你另有什么事儿要做,就请快去做吧."

继续阅读 »

善恶得报群孽伏罪

  面对国内一片大好形势,国王鲁姆兹和孔马康常常在一路谈论国事,他们无不为国富民强的现象而深感欣慰.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卫士前来报告说有人在宫门外喊冤.国王命令卫士将喊冤者带上来.那人见了国王就大声叫道:   "国王陛下,我曾在异教徒的国家里常年经营生意,没有碰到过扰乱治安的状况.没想到现在在你们这个被称为太平盛世的国度里,青天白日之下竟遭到匪徒们的抢劫!强盗能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肆意强抢豪夺,这能说是国泰民安吗?"   鲁姆兹国王听了申冤者的报冤,大吃一惊,他一向以社会秩序良好而心安理得,却没有想到在他治理的国家里竟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儿!他把申冤者叫到面前,仔细询问他的状况.申冤者对他说道:   "陛下,我是以做买卖为生计的人,20多年来,我一向走南闯北,到处经营.因为我有官府发的免税执照,所以生意做得很红火,赚了不少的钱.若说起我持有的这个免税执照,其中另有一段经历呢.我曾经为大马士革国王苏尔克贡献过一个美女,为此,他才破例给我开了这张免税执照.这一次,我从大马士革带了100担印度的名贵货品,前来我所仰慕的巴格达销售.可是我却没有料到,有一伙由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结成的匪徒在半路上劫持了我.他们把我的金钱.货品夺走不说,还杀害了我雇来的担货脚夫!"   商人的哭诉,使两位国王对他的遭遇十分同情,对匪徒们的肆无忌惮的残暴行径,万分恼怒,他们发誓一定要追捕.严惩罪犯.他们精选了100名英勇无畏的勇猛骑士,组成一支剿匪部队,由商人带路,连夜开往匪徒们盘踞和常常出没的地区.经过一天一晚的跋涉,他们来到一处河流纵横.林木繁茂的盆地时,终于发现匪徒们正在那里坐地分赃.剿匪部队静静静地形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把300多个匪徒围在当中.一声令下,包抄匪徒的战斗打响了,剿匪部队从容地从四面八方包围,匪徒们被围困在盆地中心,没有一个能跑出去,全都落网了.剿匪部队将匪徒人赃俱获,一路押回巴格达处理.   国王鲁姆兹和国王孔马康亲自出庭审讯匪徒,让他们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过,指出谁是他们的头领,最终得知,负责笼络.组织匪徒们进行抢劫的首恶,共有三个人.国王命令他们指出三个首恶分子并把他们看押起来后,把其他人都释放了,把夺回的钱财全都送还商人.   商人背后清点他的钱财货品,发现少了四分之一的钱物.两位国王答应赔偿他的损失.商人听了,十分高兴,从怀里掏出两封信来.其中一封信是大马士革国王苏尔克的亲笔信,另外一封信则是宰曼的亲笔信.原来这个商人不是别人,而是当年从乡下人手上买下宰曼,并把她贡献给大马士革国王苏尔克的那个富人.经他这么一折腾,苏尔克与宰曼两兄妹,曾一度误结为夫妻,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   国王孔马康接过信,仔细地阅读着.他认出自己的姑父苏尔克的笔迹,联想到以前听说姑母宰曼被人拐卖的事儿,便把信拿到后宫,呈送给姑母宰曼看.并把商人遭劫.逮捕了匪首的状况一并通知了她.   宰曼一看到信,便认出那是她亲笔写的.她触景生情,想到当年商人优待自己的状况,便让弟弟鲁姆兹和侄子孔马康好好优待这个商人,同时她自己拿出十万块钱和一些珍贵礼品送给他.她还亲自接见了商人,嘘寒问暖,对他说明自己是先王努尔曼的闺女(daughter).国王孔马康的姑母.国王鲁姆兹的姐姐.商人这才知道自己当年救护的是一位公主,心里颇感荣幸.他祝贺宰曼平安脱险.与兄弟侄子喜获团圆,并对她的恩赏深表谢意.他说:

继续阅读 »

大烟鬼的故事

  已往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常常出入情场,专门与那些以卖笑为生的放荡不羁的女人厮混.他费钱如流水,没过多久,他的资产就浪费完了,成为一贫如洗的穷光蛋.他又没有什么本事.武艺,只好挨饿.   一天,他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走着,一心想在路上捡到一点别人扔掉的东西来充饥.可是天空上不会掉馅饼,不劳而获的人只有挨饿的份儿.他大肠告小肠,走投无路,垂头丧气地用脚踢路上的石头子儿.可是他一抬脚踢去,不料脚趾头被一只旧得生锈的钉子戳破了,鲜血直流,痛得直叫唤.他挨到路边,找了块破布把伤口包扎起来,擦干了血迹,他挣扎着站起来,一瘸一拐地.极度艰巨地勉强往前走,一路唉声叹气不止.   他路过一个洗澡堂时,扶着门,探着头往里瞧了瞧,见澡堂里非常雅致.他发现澡堂里没人,便不顾一切地闯了出来,急赶忙忙脱掉衣服,站到一个喷头下洗了起来.他开大热水管,让热水冲洗自己,使浑身的乏劲得以消弭,才到温水池中去泡澡.   他在温水池中泡了半天,见四周仍然无人,便趁机摸出一块鸦片烟,一口吞了下去.不一会儿,鸦片烟在他肚子里起作用了,强烈地刺激着他的神经,他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头重脚轻,身体飘飘欲仙,不知不觉地倒在一块云石板上.这时他恍模糊惚地看到一个服务员向他走来,用毛巾为他擦背,同时另有两个小服务员,每人手上捧着大钵和各种洗澡用具,站在一旁侍候.他见此状况,受宠若惊,觉得从未有过的快意,因为这种待遇只有达官朱紫才能够享受呢.他心想:也许他们认错了人,没有搞清我的真实状况,大概他们与我一样,都是大烟鬼,这就叫做同病相怜.   不管怎么着,尽管自己没掏一分钱,也没费什么口舌,澡堂子出去了,澡也洗了,另有人侍候,岂不美哉!他索性伸直腿,让服务员好好地擦他的全身,他也享受享受.这时他耳边响起了服务员的话:   "陛下,明天是文武百官朝拜的日子,陛下您临朝视政的时间就要到了."   他听到"陛下"二字,赶忙睁开眼睛四下观瞧,却没有看到有什么人,更没有看到国王大驾到临呀.他看来看去,最终断定是服务员跟自己说话呢!可是人家怎么称自己为"陛下"呢?他不禁哑然失笑,心想:我这个大烟鬼,到底是撞上了什么好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他心里虽然这么想着,却纹丝不动,他觉得自己应保持镇静和需要的庄严,既然人家把自己当作国王对待,自己也不好薄人家的面子呀.服务员将他扶了起来,用一块黑绸布围住他的下身,然后躬着身子,毕恭毕敬地在前面引路,将他带到一间十分明亮.宽大的屋子里,只见屋子里桌上摆着各种水果.点心.鲜花.服务员请他坐到一张檀木椅子上,端给他一盘切好的西瓜.待他吃完后,服务员又请他到浴池,由两个童仆往他身上浇水,服务员再一次为他擦洗一番,然后在他浑身上下熏香.最后,服务员对他说:   "祝陛下天长地久,福寿康宁!"   说完,他招招手,那两个助手便尾随在他身后,走了出去,门被关闭了,他见澡堂里没别人了,便一骨碌站了起来,想到刚刚发生的事儿,不禁大笑不止,他痛痛快快地笑着,笑得前仰后合,他索性躺到地上打着滚儿大笑不止.他一个大烟鬼不知什么时候成为国王,受到百般地敬重.无微不至地庇护,他们用宰相等呼国王的口吻来叫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一定是他们搞错了,把他误认为是国王陛下了.不过,他想,尽管他们让他美美地当了一返国王,可是事儿总有露马脚的时候,真的就是真的,假的总不会长久,一旦水落石出,真相被戳穿,人们就会恼羞成怒,会把我打得死去活来,甚至会要我的小命呢!想到这里,他浑身上下直冒冷汗,气也喘不过来了,便想打开门透透气.

继续阅读 »

两军决一死战

  基督教军队败退城中后,从城上眼望城外,只见穆斯林大军旌旗招展.杀声震天.斗志昂扬,这使得他们一个又一个胆战心惊,军心聚集,叫苦不迭,不想再战.   国王阿布利德和国王哈尔达布都雄心壮志,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他们亲自出面,对部队进行动员.鼓舞士气.两个国王担任左右翼的指挥,派名将勒伟亚作中锋,为主力部队的统帅,摆开阵势,预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与此同时,苏尔克和马康也商讨了对策,调兵遣将,誓与敌人周旋到底.苏尔克说:   "看状况,敌人是不甘心失败的,他们绝对不会在城中坐以待亡.这也好,因为我们已严阵以待.我看可以把作战英勇.有攻城经验的将士布置在最前线,施用适当的战略战术,攻其弱点,以智取胜."   马康说:"我也这样想,那么,你打算如何调度呢?"   苏尔克说:"我想,由我带领先锋队跟敌军主力对垒;你和宰相丹东分任左右翼的指挥,率军挺进;大将白赫拉姆和鲁斯突各带一支队伍,任左右翼的后卫,从左右侧击,这就可以形成壮大的包围圈.这种布局的优点是进可攻,退可守,胜券在握.你是三军的主帅,除安拉之外,你就是惟一的靠山.柱石,随时都要与帅旗在一路,稳稳当当地坐镇三军,所有的指令,都得由你收回,军令如山倒,全军都要无条件地服从于你的统一指挥."   马康对苏尔克的大度.武断和体贴,深为感动,赞成他的作战部署,并据此发号施令,调动三军将士.一切安排就绪.基督教军中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杀出一个骑士,径直向穆斯林军奔来,此人身穿白色的铠甲,白发飘动,神气活现,他骑的骡子背上佩着一副白丝绸装潢的鞍辔,鞍下铺着一床克什米尔产的毛毯.只听他高声喊道:   "我是我们基督教军派来的使者,请你们不要动武!"   苏尔克说:"你过来吧,不用怕,我们从不杀来使."   老者跑到苏尔克面前,气喘吁吁地说:"我们国王说了,他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保全战士们的生命,他希望单枪匹马地与你们穆斯林国王对阵,看一看谁胜谁负.如果他败了,战死沙场,那么他的人马就一个也不留在这里;如果你们的国王败了,那么穆斯林军队也应该一切撤走.这就是我们国王的发起,不知陛下意见如何?"   苏尔克对他说:"这样的发起也算是公正无私的,我没有理由反对.我本人也愿意亲自出马,跟你们国王面对面地较量一番.如果他把我杀了,就算是你们胜利了,我们的军队就撤走.比武的时间可以定在明天.请你回去转告吧."   基督教军的使臣满心欢乐地回去转答苏尔克的态度.国王阿布利德听了,自然很高兴,心想:   "谁都承认苏尔克是穆斯林军中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最勇敢善战的头领.如果我当场把他杀死,那就从根本上挫伤了他们军中的元气,那么我们就会大获全胜了."   阿布利德胸有成竹,因为他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战将,精通各种武艺,尤其是在抛石.投镖.舞铁棒方面技压群芳,而且他向来勇猛过人,不把他人放在眼里.他太过相信自己的力量,所以听说苏尔克答应了他的条件,暗暗高兴,认为取胜的时机已经到来.   第二天早晨,两军摆开阵势,气氛异常镇静严厉.国王阿布利德身穿结实的铁甲,手执铁棒,一马当先,首先叫阵:

继续阅读 »

马康继承王位

  侍从武官对宰相丹东说:"我先回去把知道的状况向王子马康和公主宰曼通报一下."   他回到大队人马处,向马康和宰曼通报了在前面碰到宰相丹东率领的人马和老国王努尔曼被害驾崩的噩耗,最终报告马康当选承当王位的喜讯,并首先祝贺一番.马康和宰曼听到父王被害的新闻,抱头痛哭不已.侍从武官说:   "现在不是痛哭流涕的时候.目前最紧要的事儿是他们既然已经选你为新国王.掌握国家大权,你就应该驯服民意,不要推委,否则他们就会选别人来当政,那时你就自顾不暇了,你要认真考虑一下才对."   马康想了想,说道:"你的话不无道理,不过,我承当了王位,叫我如何对待哥哥苏尔克呢?"   侍从武官说:"你做你的巴格达国王,你哥哥苏尔克还做他的大马士革国王,这没有什么难对待他的地方呀."   马康赞成承当王位.侍从武官拿出宰相丹东带来的御用官服.王冠和传国宝剑,给马康穿戴起来.他又让仆人和士兵们选择一处高地,搭起又高又大的帐篷,布置得十分富丽堂皇,以便马康在里面接见文武官员.不久,宰相丹东率队来了.文武官员分批进帐面见新国王,他们恭贺他,呼他万岁,宣誓愿终身效忠于他,永不违背他的命令.   宰相丹东最终走进帐篷,他跪下去吻了地面,然后立起身来向新国王表示祝福.祝贺.国王马康忙迎上去,用手搀扶着这位两朝元老,说道:   "你是前朝的遗老.先君的谋臣,你为国为民,劳苦功高,值得敬佩."   马康急于了解先王驾崩的原因,要求宰相丹东说个晓畅.宰相便把真实状况通知他:原来,那年国王努尔曼打猎返来后,不见马康和宰曼姐弟俩,心中十分烦闷,在半年内他一向四处打听他们的新闻,却始终没有结果,失望极了.一年后,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有个道貌岸然的老太婆带着五个十分漂亮的女郎进宫谒见国王.经过一番接触,努尔曼国王觉得这五个妙龄女郎不仅容貌鲜艳,而且才华横溢,能熟读《古兰经》,而且精通哲理.历史及各种掌故.于是国王十分钟爱这五个姑娘,万分尊敬老太婆.他每次去看她们,都发现老太婆一个人在修功悟道,白天斋戒,夜间祈祷,日以继夜,似乎从不知道歇息.国王决定买下五个姑娘,问老太婆要多少钱.老太婆说:   "陛下,这五个姑娘的身价可不能按一般的市价来盘算,她们比什么货色都要值钱,但我并不打算把她们当作奇货可居,也不想拿她们来赚你的金银.珠宝玉器.我只要你虔心诚意地斋戒一个月,在斋戒期间,必须白昼封斋,夜间礼拜.你做到这些,姑娘们就算卖给你了."   国王努尔曼越发敬重这个老太婆,答应她的条件,愿意斋戒一个月.老太婆提出要一杯凉水,冲着水杯念了起来,念完了,她用布封住杯口,递给国王,对他说:   "你要斋戒十天,到第11天夜间,你再喝这杯凉水.它能使你排除掉贪恋尘世的心思."   国王答应下来,诚心诚意地斋戒礼拜.到第11天,他打开杯子,喝了凉水,顿时觉得心旷神怡.老太婆又来了,她这回带来一包用绿叶裹着的糖食,对他说:   "从明天起,你每日夜间专吃这些糖食开戒."   国王照办.又一个十天已往了.到第三个十天开始时,老太婆又来了,对国王说:

继续阅读 »

宰曼和马康历险记

  国王努尔曼打猎返来,突然之间之间之间想到要去看一看伊波丽莎公主病情是否有所好转,可是却发现人去屋空,无人知道她的去向!他不禁感叹道:   "这成什么体统?这么随便就走了,连个招呼也不打,王国的法纪安在?!"   这时太子苏尔克从宿营地返来,得知伊波丽莎公主失踪的新闻,甚为吃惊,迷惑不解.   国王努尔曼因伊波丽莎公主出走而忧闷了一阵子,他决定把精力聚集到对公主宰曼和王子马康的培养上,并以此为乐,不仅请专家学者来专门培养他们,而且常常去看望他们,对他们眷注备至.苏尔克看到这种状况,心中顿生妒意,终日恼恨不已.因为他为此长期郁结于心,终于得了郁闷症,脸色苍白,神情恍忽.国王见他这样,便体贴地问他:   "我看你精神不振,身体日见消瘦,你到底是怎么了?"   苏尔克直言不讳地说:"父王,说忠实话,您对弟弟.妹妹的亲近.眷注,本是人之常情,但是我看在眼里,却又是羡慕,又是妒忌.我担忧自己的这种情绪日后不断扩大,难免会产生不轨行为,侵犯他们,那就要招致您的惩罚了.因此我心中充满了矛盾,不知如何是好,身体也就垮下来了.我想,正如俗话所说:'眼不见则心不烦,,我不愿再看到这个状况,您就把我派去镇守边疆.要塞去吧,让我离开这里吧."   国王努尔曼听了太子的由衷之言,对他深表同情,说道:   "既然如此,我就答应你的要求,也许这样对你会更好些.我所统领的地区,大马士革是最大的要塞之一,我就把它分封给你吧."   说办就办.国王召来大臣,写下委任状,当众宣布分封太子苏尔克为藩王,负责镇守大马士革,并派宰相丹东同去,辅佐太子治理内政.   苏尔克领命,不久便与宰相丹东率领人马,辞别国王和朝臣,前往大马士革走马上任去了.   国王努尔曼送走了太子,转转身来又专心致志地培养王子马康和公主宰曼.他们姐弟俩在名师的教导下茁壮成长,马康长到14岁,身材矮小,好骑射,常常参加宗教等运动,与学术界人士来往频繁.他能上能下,与庶民百姓的干系也很好,人们都很喜爱他.国王看在眼里,心中无比快慰.   这时,伊拉克的朝觐团在巴格达举行盛大游行,仪式十分隆重.壮观.马康看到这种情景,深受感染,对于参加朝觐团游览穆圣的故乡和陵园(穆圣即穆斯林心目中的"安拉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穆圣的故乡是在麦加.他于公元632年6月8日溘然辞世于麦地那,陵园即在麦地那.)很感兴趣.于是他对国王说道:   "父王,我想随朝觐团到麦加朝觐去,恳请父王赞成."   国王却说:"孩子,往年你不要去了,明年我带你一块儿去好啦."   马康急不可耐地要去朝觐,他觉得等到第二年时间太长了,便跑去跟姐姐宰曼商量此事,说:   "姐姐,我要上麦加朝觐去,并游览穆圣的陵园.可是父王不赞成我往年去.我想筹备一笔旅费,悄然出走,不让父王知道."   宰曼很赞许马康的念头,不仅赞许,而且她也要去游览穆圣的故乡和陵园.马康听了,她去也好,这样就有伴了.他对姐姐说:   "你既然决定要去,那也好,等到天黑以后,你从屋里静静地溜出来,别让任何人知道,咱们一块儿走."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