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尔蒙怨抱恨地在苏伊士地区做了一年的苦工,才有机会跟一些人逃到一艘船上渡海,这艘船中途遇险,触礁失事,全船倾没,其他人都不幸淹死海中,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他拼命挣扎着爬上岸来,跑到一个阿拉伯人的帐篷中求救.这个帐篷的主人是吉达人(吉达:今沙特阿拉伯的商城.),听了他的遭遇,对他深表同情,对他说: "埃及人,你如果肯为我做事,我可以供你吃穿,带你到吉达去." 朱德尔表示愿意为他做事,并随他到吉达去.他对主人十分殷勤,专心苦干,深得主人的好感.主人到麦加去朝觐,也带他同行.到了麦加城,朱德尔去游圣寺,在成千上万的朝觐人群中,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与萨迈德不期而遇.萨迈德十分体贴地询问他别离后的状况.提起这些,朱德尔禁不住泪水哗哗地流下来.萨迈德听了,对他深表同情,带他到自己住的地方,给他换上一身华丽的衣服,劝慰他说: "朱德尔,不要惆怅,从今往后你就可以摆脱苦难了." 说完,萨迈德取出沙盘替他卜了一卦,得知朱德尔两个哥哥的下场,便通知他说: "你的两个哥哥已被国王逮捕,把他们关进监狱中了.我希望你搬到我这儿来,咱们两个老搭档在一路欢度节日,这对你会有不少利益." 忠实的朱德尔说:"谢谢你的盛情邀请,我得征得吉达商人的赞成后,才能搬过来." "对,"萨迈德赞成他的做法,说道,"做人做事都应该有个交代,有始有终才对." 朱德尔回到吉达商人的住处,对他说:"主人,我刚才碰到老相识了,他让我去跟他一块儿住,可以吗?" 吉达商人说:"你要愿意到他那儿去也好,这是二十个金币,是应付给你的工钱,祝你好运." 告别了吉达商人,朱德尔走出门来,路上碰到一个孤苦无依的可怜人,他顿发慈悲,把手上的二十个金币,全都送给了他.随后,他来到萨迈德的住处,跟他一路度完朝觐佳期.这时,萨迈德把朱德尔从什麦尔台里宝库中取来的那枚戒指送给他,对他说: "这枚戒指你拿去吧;它有一个能干的仆人,名叫腊尔顿,他会服从你的一切指示的.当你需要任何东西.要想达到什么愿望时,只要一擦戒指,腊尔顿就会马上出现在你的面前,无论你吩咐他做什么,他都会立即办到." 说到这儿,萨迈德将戒指一擦,仆人果然出现在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道: "主人,您的仆人应声来了.您需要我做什么,我会马上办到.您就是想重建一座坍塌的城市.大概想捣毁一座城镇,您想干掉一个国王.消灭一支军队,对我来说,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腊尔顿,"萨迈德指着朱德尔向仆人介绍道:"这位是你的新主人,今后你得听他的吩咐." 腊尔顿连连摇头.萨迈德背后嘱咐完毕,即令腊尔顿隐去.他又对朱德尔说: "这枚戒指,你一定要收藏好,今后可以战胜你的任何仇人." 朱德尔谢过萨迈德,接过戒指,说道:"如果你不介意的话,现在我想回家." 萨迈德说:"好吧,你家中的老母还在等着你去看护.侍候呢.你可以擦一下戒指,等仆人出现后,你骑到他的背上,对他说:'我要你明天就把我送回家里.,你的愿望就会实现的."
恶兄弟终有恶报
次日早晨,兄弟二人敲开母亲的房门,冒充体贴地问: "母亲,我们的弟弟在哪儿?" 母亲说:"他昨晚跟客人们睡在一处,你们去叫醒他吧." 兄弟二人故作震动地说:"不对呀,昨晚我们和他及客人们呆在一路,怎么大清早起床一看,他和客人们都不见了呢?他们可以到哪儿去呢?对了,弟弟对摩洛哥似乎很感兴趣,一门心思要开启宝藏,摩洛哥人曾对他说,要带他到摩洛哥去探宝,看来,弟弟又去摩洛哥了!" 母亲听了,不禁大为感伤,说道:"说不准他真的跟那些人到摩洛哥去了呢!但愿他这一去能平安返来." 说完,母亲便止不住伤心落泪.兄弟二人见母亲对朱德尔如此情深,不免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开了: "你这个做母亲的真是偏心眼儿,朱德尔离家,你就哭得如此伤心,我们兄弟二人出门时,就没见你掉过一滴眼泪;朱德尔返来时,你整天喜笑脸开,而我们回家来,你却从未笑过,难道朱德尔是你的儿子,我们就不是你的儿子吗?" 母亲叹着气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子,可是朱德尔一贯走正途,从不干忘恩负义之事,而且时时处处帮助你们,而你们俩却不务正业,耍尽阴谋企图,没做过一桩好事!" 兄弟二人挨了母亲一顿臭骂,恼羞成怒,不由分说,破口大骂她,还动手打她,这还不算,他俩冲进厨房和里屋,找出鞍袋和钱袋,问道: "这些是不是父亲(father)的遗产?" 母亲说:"不是,这些都是朱德尔带返来的." 兄弟二人说:"你乱说,这是父亲的遗产,也有我们的份儿!" 兄弟二人将钱袋中的金银珠宝倒出来,分成两份,各拿一份.可是,鞍袋只有一个,无法合并,他俩都想据为己有,争执起来,从面红耳赤到大打出手,闹得家里满地狼(wolf)藉.母亲眼见两个儿子为金银宝物争抢得形同仇人,心如刀割,十分惆怅,便规劝他们道: "口袋中的金银珠宝,你们已经瓜分了,这只取食的鞍袋是不能一分为二的,如果把它分割为两截,便损坏了护符的作用,再也无法取食,一件珍贵的宝物就会白白地糟践了;倒不如由我保管,你们什么时候想吃想喝,我也有办法供养你们.我已经老了,不中用了,有口饭吃.有件衣穿,就满足了,别无它求.你们有了金银宝物,千万不要坐吃山空,还得谋个正当职业,认认真真地做事.老忠实实地待人,这才是正途,一家人应当相互敬重.彼此照应,才能相安无事.否则,你们弟弟一朝回到家来,你们又有何面目见他呢?" 见钱眼开.不知恩义的兄弟二人哪里把母亲的规劝放在心里,只顾持续争吵,直到深夜难休. 事有凑巧.国王的一个保护当天晚上应邀来到朱德尔的邻居家里做客,朱德尔两个哥哥的争吵声和母亲的规劝声,都被这个保护听到了.他回到宫中,把他听到的秘密全都报告给国王夏姆斯. 国王派人捉到兄弟二人,押到宫中,稍加严刑拷问,兄弟二人很快就一切招供.国王得知事儿的原委,没收了鞍袋和钱袋,把兄弟二人羁系起来,同时派人好好侍候朱德尔的老母亲.
善良美丽的少女
已往,有个暴君,不准老百姓做好事.他宣布说: "凡是胆敢相互帮助.彼此施舍的,一律受砍手之罪." 命令颁布后,众百姓无不坐卧不安.小心翼翼,深怕大祸临头.这样,人们凡事置若罔闻,纵然碰到遭受灾难之人,也不敢表示同情.伸出援救之手. 有个乞丐,得不到施舍,饿得即将断气了,命在旦夕,只好暗地里求乞于一个善良的少女,对她请求道: "求你行行好.发发善心,给我一点吃的充饥吧,我都即将饿死了!" 少女为难地说:"国王已颁布了命令,不准百姓做好事,我想给你也不敢给你呀,否则我就要受砍手之罪呀." 乞丐仍苦苦请求道:"看在安拉的情面上,只求你给我一点点吃的,我就能活下去啦!" 少女见乞丐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眼看就要饿死了,不禁发了慈悲之心,不顾一切地静静给乞丐两个面饼充饥. 不久,这件事传到王宫中,国王大发雷霆,一个小小的庶民竟敢无视国王的旨令,当即吩咐仆役传那个少女进宫治罪,砍掉了她的两只手.少女为施舍穷人而被判有罪,成为残废,生活不能自立,始终处于孤苦无依的悲惨境地. 这个国王不仅异常残暴,而且十分好色. 一次,他对太后说:"母亲,我想再娶个妃子,你给我物色一个绝代才子吧." 太后说:"我听说有一个姑娘长得十分漂亮,身段窈窕可爱,美中不足的是她已残废了." 国王问:"她带的什么残疾呀?" 太后说:"她的两只手被砍掉了." 国王求色心切,急不可耐地说:"先让我看一看再说吧." 太后命人将被砍掉两手的美女招进宫来,让国王过目. 国王看那少女长得眉清目秀,一见倾心,便将她纳为新妃.两人感情渐深,并生有一个王子. 这位新妃,正是当初因可怜乞丐而冒天下之大不韪,施舍给乞丐两个面饼充饥被国王砍掉两只手的那个善良的美女.她受国王垂青,被选为妃子,身心有了归宿.但是鲜花易谢,她受国王的宠幸引起了后妃们的百般妒忌,她们同谋造谣中伤她.破坏她的名节.她们联名上书国王,诬蔑她为娼妓之流,欲置她于死地而后快. 国王昏庸无道,他轻信流言飞语,不分青红皂白,断然抛弃了她,将她轰出宫去,弃于郊外. 遭到国王遗弃的女子,背着孩子,凄苦地流浪在茫茫的荒野里.她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十分悲伤,忍不住泪如雨下.她又饥又渴,疲惫不堪,在漫无目的地走了一段路后,一条河出现在她面前,她急不可耐地伏下身子去喝河水,不料,她背上的孩子却一骨碌跌到河里,很快就被河水沉没了.她眼见自己的孩子从背上掉到河里,没人相救,急得在河边直转,她呼天抢地,也无济于事.她想自己命苦,灾患丛生,看来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了. 这时有两个男人从河边经过,见她正哭得死去活来,便体贴地上前问道: "你为什么如此伤心?" 她哭着说:"我的孩子落水淹死了!" 那两人说:"别着急,我们可以把孩子救起来." 她急着说:"那太好啦,请赶快救他吧!"
珍珠的故事
已往有一个虔诚的以色列信徒,为人忠诚忠实,每日将在家里纺织好的纱拿到集市上,卖掉纱,买点棉花和吃的带回家,再持续纺纱.全家人过着费力的日子. 一天,这个虔诚的信徒照常拿着纺织好的纱到市上去卖.在集市上,他碰到一个亲戚,见他满面愁容.唉声叹气的样子,便问他: "好久不见了,你的日子过得好吗?" 亲戚向他哭诉了生活的艰巨,并向他求援.他慈悲为怀,把刚刚在市上卖纱赚来的一点钱全都给了亲戚. 他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家里人见他既没棉花,也没带吃的返来,便新鲜地问他: "你明天怎么空手返来了呢?" 他说:"在市上碰到一个穷亲戚,我把明天赚的钱全都给了他." 家里人也无怨言,只是翻箱倒柜,找出一个破木托盘和一个旧瓮,让他拿到市上去卖.可是没想到,谁也不想买这些破烂.正当他走投无路之时,迎面走来一个卖鱼人,手里拎着一条开始腐烂的臭鱼.命运相同,话也投机,卖鱼人说道: "不如我们把都卖不出去的货品互换一下吧." 信徒表示赞成.他把用破木托盘和旧瓮换来的一条臭鱼带回家.家里人一见鱼已经腐烂发臭,根本吃不得了,只能摇头叹气. 他却说:"鱼虽不新鲜了,但是有鱼总比没有鱼好.我把它开膛破肚,冲洗干净,烤焦了再吃,兴许就没有臭味了." 说着,他用刀将臭鱼肚子破开,发现鱼肚中有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他取出珍珠,在亮处一看,见珍珠没有被钻过孔,便断定这不是别人的财物. 次日,他带着珍珠到集市上,给他熟悉的一个珠宝商看.珠宝商仔细看过,说道: "这是一颗一般的珍珠,我愿出一千块钱买你的.如果你不愿意卖,就到别处请人看,兴许有本钱多的商人,肯出大价格呢." 他谢过珠宝商,到一家大珠宝店去估价.这个商人一看珍珠,便面露惊喜之色,说道: "这颗珍珠代价七万块钱,我给你的是最高价了." 信徒答应了,当场兑钱,找了个脚夫担钱回家.刚回到家门口,便有个乞丐向他走来,向他乞讨,说道: "你行行好吧,看我有多可怜,请赏一点给我吧." 信徒说:"昨天我跟你的状况是差不多的,也是没吃少穿.朝不保夕的.现在我有钱了,比你先富起来了.我把得到的钱分一半给你." 说完,信徒将卖珍珠得到的钱,一分为二,给那乞丐三万五千块钱.乞丐并不伸手接钱,却笑着对他说: "愿上帝赐福.保佑你.这些钱我不要,你收好,全家人好好过日子吧.我不是乞丐,只是奉上帝之命,前来试验你的心肠罢了."
阴谋家自食恶果
大哥安排人埋葬了两个弟弟的尸首,并命令百官上朝.文武百官进入王宫,只见大哥端坐在王位上,手上戴着法力无边的戒指,慑于他的权威,只好推他为新国王.大哥耍阴谋篡夺了王位.残害了兄弟,尚不罢休,他还要强娶公主为妻.他对百官说: "我要娶我弟弟朱德尔的妻子为妻,你们为我办理一切吧!" 文武百官劝道:"等过了丧期,再让我们为陛下办理吧." "不行!"大哥断然拒绝,喝道,"我不管什么丧期不丧期,我一定要在今晚成婚!" 在他的淫威逼迫之下,文武百官们为了保全自身的性命,迫不得已替他写下婚书,并派人去通知公主. 公主从来人口中获悉了一切状况,愤怒之余,她吩咐来人道: "他既然如此保持,那就让他今晚进洞房来吧!" 公主说完,就开始预备一切.晚上,大哥进了洞房,公主摆宴招待他,暗中在饮食中下了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哥被毒死了. 公主从大哥手指上脱下那枚戒指,将它砸碎,不让它再留存下去供人役使.作祟;她还扯破了鞍袋,不使先人从中不劳而获.然后,她找到最高执法官,希望他出面组织文武百官和百姓们,以公正的态度举贤任能.推选自己的国王."铜 城 的 传 说"铜 城 的 传 说 碧波万顷的海面上,行驶着一叶小舟,风和日丽,海水碧蓝碧蓝的,水天连成一片,似锦缎,如绿叶,灿烂的阳光撒下无数光针,在海面上泛着金光. 不久,风云突变,天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卷起千层海浪,海面被狂风撕破.蹂躏,狂风用巨大的手臂,把海水高高举起,又凶狠地抛下去.大海收回惊心动魄的咆哮,形成万道波浪,如万马奔腾,向岸边涌来. 船在狂风恶浪中失去了控制,随风逐浪被抛来抛去,时候都有倾没.葬身海底的危险.船长和船员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惊呆了,不一会儿,一个又一个精疲力尽.眼望着一望无际的翻腾咆哮着的大海,他们绝望了. 这时,伊格巴尔王子挺身而出.他以刚强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和藐视一切困难的毅力,使船员们规复了信念,驱走了恐惧感感.他们紧紧地围绕在伊格巴尔王子的周围,迎战狂风恶浪,与死神周旋了两天两夜,终于迎来了惊涛骇浪的第三天.船员们得救了,帆船持续向前行驶. 可是,好景不长.船长爬上望塔,仔细地调查了周围的海疆,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失声哀叫起来. "王子,我们虽然从狂风恶浪中摆脱出来,可是又面临着新的死亡威胁,因为我们已迷失了航向!我们远离预定的航线,不知道要在这汪洋大海中漂泊到几时?不久船上的食品和淡水就会用尽,所有的人都会饥渴而死!" "船长,"王子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别镇静,别丧气.安拉的保佑使我们没有沉没在海中,现在同样会解救我们于苦难.我们只有带着微笑面对生死的考验,才会有信念和办法来战胜死亡." 王子的话使船长备受鼓舞,船员们也都节食减水保持着,在大海中漂泊了五个昼夜. 第六天早晨,帆船挨近岸边.王子和船员们上岸,惊奇地看到这个海岛上繁花似锦,百鸟(lark)争鸣,溪水潺潺,果实累累.他们累极了,饿极了,便摘取鲜美的果子充饥,痛饮清亮的甘泉止渴.他们在岛上徜徉了几天,却未碰到一个人问出这是什么地方.
朱德尔被亲兄弟害死
可是,好景不长.朱德尔的两个哥哥刚刚任宰相一年,就不满足起来,他俩私下里嘀咕道:"我们的弟弟做国王,我们当哥哥的却在他手下当宰相,听他的调遣,长此以往,到什么时候才算是终点呢?他在世一天,我们就给他做一天的奴隶,就不能执掌大权,享尽人间快乐!""是呀,这确实是我的心病.可是,他现在有权有势,又有戒指和鞍袋,我们该拿他怎么办呢?""我们得想个万全之策,将他干掉!""谁出念头将他干掉,谁就当国王,另一个必须做宰相,当国王的得戒指,当宰相的得鞍袋.""行,就这样决定了吧!" 经过反复琢磨,哥俩想出了一条战略.一天,他俩约着去见朱德尔,对他说: "兄弟,我们想请你到我们家里去吃饭,亲兄弟之间叙叙手足之情." 朱德尔欣然赞成,说道:"谢谢两位兄长的美意,不过,让我到哪一位哥哥家里去呢?" 哥俩异口同声地说:"两家都要去." 朱德尔说:"那就先到大哥家去吧." 大哥忙不迭地在前面带路,把朱德尔骗到家中,摆出一桌丰盛的宴席,却在饮食中放了毒药.心地善良却又单纯的朱德尔在大哥甜言蜜语地诱骗下,吃了中毒的食物,晕倒在地,奄奄一息.大哥见时机已到,便迫不及待地去脱他手上的戒指,因为他太心急,就残忍地用刀割断朱德尔的手指.他将戒指拿在手上一擦,仆人立即出现在他面前.他心想,一不做,二不休,不杀人灭口,后患无穷.于是,他吩咐仆人: "我命令你去杀死我二弟,然后把这具被毒死的尸体和那个被杀死的尸体一齐拿去抛在军中示众." 仆人遵从命令,杀了二弟,将两具尸体抛在军中.事先,官兵们正在吃饭,突然之间之间之间看到朱德尔和他二哥的尸体,吃惊不小,忙问: "是谁这样对待我们的国王和宰相的?" 仆人实话实说:"是他俩的哥哥命令我这样做的." 这时,大哥赶来,对众官兵说:"你们听好啦,我的国王弟弟和宰相弟弟都是我害死的,现在,我已经得到了戒指,这就是戒指的仆人,他完全服从我的旨意,谁如果违抗我的命令,我就会命令他把他杀死!我宣布,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之中有谁敢不赞成吗?" "赞成!"所有的官兵一齐喊道,只是这喊声中有强有弱,而且并不是发自肺腑的.
朱德尔成为驸马
国王夏姆斯与朱德尔过往甚多,亲密无间,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彼此相安无事.可是,国王心里深处却始终对于朱德尔实力之强放心不下.一天,他找来宰相,对他说: "爱卿,朱德尔实力雄厚.法力无边,长此下去,我等不是他的对手,如果他要谋害我.篡夺我的江山怎么办?" 宰相进言道:"对于这一点,陛下尽管放心.请陛下想一想,朱德尔眼下的实力和法力都会在陛下之上,如果他要篡位.夺取江山,做了国王,反而低落了他的身分,因此,他是不会走这一步的.陛下担忧遭他谋害,日夜不安,倒不如索性把公主嫁给他为妻.这样一来,他成为驸马,成为陛下的亲属,你们翁婿就可相安无事地共掌朝政.共保江山了." "这么说,"国王觉得宰相的念头很好,便说,"就请你做媒,促成这桩亲事吧." 宰相进而献策,说道:"为促成这桩好事,陛下可请他前来赴宴,我等陪他在客厅中闲谈,安排公主梳妆打扮起来,穿戴起最华丽的衣服首饰,由客厅前走过.这样一来,朱德尔看见公主,必将一见钟情,我会趁机通知他这就是公主,并夸赞公主如何知书达理.为人贤慧,直到说得他自己提出要与公主结婚.此后,我再表示愿意做媒.这样一来,陛下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你们翁婿便联成一体,陛下对他的戒心就此可以消弭了.一旦他身遭不测,他的资产宝物不也就成为陛下您的吗." 国王听到这里,心中大喜,连连称赞宰相足智多谋.国王吩咐备办丰盛宴席,派人去请朱德尔赴宴.朱德尔不假思考就满口答应下来,他应邀来到王宫与众宾客坐在客厅中边吃边谈.同时,国王派人到后宫,通知王后把公主好好打扮起来,领她到客厅前走一走.王后服从国王的吩咐,拿最华丽的衣服首饰给公主穿戴,把她打扮得浓妆艳抹,然后领着她在客厅前姗姗走过,故意让朱德尔看得清楚.朱德尔见她穿着华丽.身段窈窕.容颜秀丽.举止文雅,心中十分喜欢,抑不住爱慕之情,不禁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他这一细微显示,被身边的宰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晓畅白.他因时制宜,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体贴地问道: "朱德尔,我看你脸色有些不对劲,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 朱德尔问他:"请问这位小姐是谁家的千金?" 宰相说:"噢,你问她呀,她就是你的亲密朋友国王陛下的闺女(daughter).怎么,你看中她了吗?如果你有意娶她为妻,我倒是可以帮这个忙." 朱德尔忙说:"那就劳驾在国王陛下面前提议,让我们结为眷属吧.事儿办成为,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那就一言为定,"宰相胸有成竹地说,"这件事,你就瞧好吧!" 宰相如愿地做完了朱德尔这边的工作,又去对国王耳语道: "朱德尔见到公主,十分爱慕,他已经提出与陛下结亲的愿望,恳请陛下别让他失望.陛下所希望得到的聘礼,他预备即时奉上." 国王一听,高兴极了,便说:"太好啦,小女能嫁给他为妻,这便是她莫大的福分了,还谈什么要收聘礼之事.他自动提出联姻,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呀!" 说办就办,第二天早朝毕,国王召集文武百官.绅士和法官,共聚一堂,为公主和朱德尔举行订婚仪式,写下婚书.朱德尔让人把盛满金银珠宝的布袋送给国王,作为聘礼.不久,正式举行婚礼,王宫里鼓乐喧天,热闹空前.
骗到商人和染匠头上
戴丽兰见霍突妮坐在店铺门前,自己便走进店铺,对店老板说: "你是商人穆哈辛的儿子赛义德.哈桑吧?" "是的,我就是赛义德.哈桑."年轻的店老板新鲜地说,"您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呢?" 戴丽兰压低声音对他说:"这个你就甭打听了.听我对你说,门外的那个丫头是我的闺女,她父亲(father)原先也是做买卖的,去世后给闺女(daughter)留下不少的资产.现在她已经到了该结婚成家的年龄了.这孩子就是守端正,从来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这不,今儿个是头一次跟我出来,这是为了遵循前人关于"宁可为女选婿,不须为子择偶"的遗训,我才诚心诚意地把她带来,让你相相面并娶她为妻.如果你手头紧,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作聘礼.结婚,也不要紧,我可以帮助你成亲,而且还可以替你开两个铺子,使你兴旺发达起来." 听了戴丽兰的一顿胡诌八扯,年轻商人赛义德.哈桑暗自思忖:我在祈祷时,祈望安拉能赏我娶到一个聪明鲜艳.贤惠如意的妻子,现在安拉答应了我的祈愿.不仅给我送来了如此娇美的妻子,而且还将使我富裕起来.于是他对戴丽兰说道: "伯母,你给我的指点实在是太及时.太主要了.对于我的婚姻大事,家母十分体贴,多次为我提亲,我都没赞成,因为我认为自己的眼光最可靠." 戴丽兰见他上钩了,便说:"那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去相亲,让她站到你面前,让你看个清清楚楚.明晓畅白." 年轻的赛义德.哈桑听戴丽兰如此说,禁不住她甜言蜜语地诱惑,便决定随她去相亲.他刚要走,又想:不能就这么空着手去,总得买点什么像样的东西呀,或先须缴订婚手续费.想到这儿,他打开钱箱,取出一千个金币带在身上,这才走出门来,锁好店铺,跟戴丽兰相亲去.戴丽兰见赛义德.哈桑把店铺门锁了起来,心里就急了,她想:这个家伙把店铺关闭了,叫我带霍突妮到哪儿去呢?她对赛义德.哈桑说: "听着,你跟在我们前面走,保持一定的距离." 于是戴丽兰走在最前面,霍突妮走在中心,赛义德.哈桑走在最终,三人前前后后地走着,一向走到染坊门前.这个染坊里的老板名叫哈只穆罕默德(凡是到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过的穆斯林,均称为"哈只".),此人声名狼(wolf)藉,好吃无花果和石榴.他听到一阵脚镯的叮当响声,抬头一看,见三人拉开距离向这里走来.他向戴丽兰点摇头,戴丽兰问他: "你是哈只穆罕默德吗?" 他说:"是的,我是哈只穆罕默德,你有何贵干?" 戴丽兰口若悬河地说道:"经过美意人的指点,我才找到你的.你看,在我身后这个鲜艳的姑娘是我的闺女,在她身后那个英俊的小伙子是我的儿子.现在她们已经出落得浓妆艳抹.英俊伟武,可是你要知道,教养.培育她们有多么不轻易,把她们拉扯这么大,数不清花了多少钱!我通知你,我居住的那幢房子很矮小,但是破旧不堪,不少地方只好用木柱子支撑着,否则就会墙倒屋塌.一个土木工程师就对我明确地指出:'这幢房子看起来就要坍塌了,你不能再住下去了,以免房子倒下来把你压死在里面.你们先搬出去找个地方住下来,等房子修好啦以后再返来住吧.,他的话显而易见是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就出来了.幸蒙大暴徒指点,让我们来找你,我打算让我的闺女和儿子在你家中寄住几日,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
诱骗警官夫人
戴丽兰披挂齐整地来到城里,她走过大街,穿太小巷,走进一条胡同里.她发现巷内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洒过水,地面铺着云石.小巷里有一户人家,大门是拱形的,门槛是用方解石砌成的,有个马格里布人守护在门口,显而易见这是个官宦人家.这个官邸的主人原来是哈里发宫中的巡警总监,谁都知道他,管他叫黑道哈桑.为什么人们管他叫黑道哈桑呢?这是因为他不管处理什么人.什么事,不问青红皂白,先把人痛打一顿再说.黑道哈桑从哈里发那里每月领取一笔可观的俸禄,除此之外,他还置有田产地业,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黑道哈桑的妻子是一个十分贤惠.非常鲜艳的女人.新婚之夜,妻子要他背后起誓,他迫不得已表示,以后不再娶女人,也绝不在外面过夜.婚后很长时间,他们一向没有生儿育女.他在宫中见官员们个个家中都有儿有女,相比之下,就觉得自己的家庭生活太不美满了,因此时常闷闷不乐.他回到家里,对妻子就没好气地说: "都是你使我的生活失去了乐趣!" 妻子满心欢乐地迎接他回家,他的话却像一盆冷水,一会儿把她浇了个透心凉.她无缘无故地问他: "你怎么这样说话呢?" 他满腹牢骚地说:"我就这么说话,怎么了,我们结婚的那天晚上,你逼着我让我发誓不再娶妻.现在宫里的官员谁家没有一两个儿子,现在咱们结婚这么多年了,可是你却从没怀过孕,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都没有多少年活头了,膝下却无一男半女的,想到来就够让人寒心的!" 一提到这件伤心事,他妻子也是满腹委屈,他不提则罢,提起来她这气就不打一处来,她怒目圆睁,喝斥道: "你另有脸说呢!还不都是因为你,我这么多年来一向吃药,你呢?你自己不找找原因,赖得着我吗?" 黑道哈桑越听越有气,叫道:"得了,我不听你瞎扯了,等我旅行返来,另娶一个女人算了!" 他妻子也不甘示弱,比他的声音还高:"你去死吧,我的命运由安拉来定夺!" 黑道哈桑同妻子大吵一顿,心里老大不高兴,嘟嘟囔囔地出门去了.他妻子独自坐在窗前,生着闷气,越想越伤心,不住声地哭起来. 这时戴丽兰路过此处,见黑道哈桑的妻子独自坐在窗前抽泣,发现这个女人衣着打扮非同寻常,佩带的首饰都是十分名贵的.戴丽兰一见到她,便想:我得把这个女人从家中骗出来,扒掉她的衣服.夺走她的首饰才好!想到这儿,她便走到窗下,高声叫着:"安拉啊!"而且装得十分虔诚的样子,冲她喊道:"安拉的朋友们,上等人家们,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见见你们呢?"伴伴随着她的召唤声,巷子里各家各户的妇女都纷纷打开窗户.探出头来.黑道哈桑的妻子也低头看去,见戴丽兰那一身打扮,十分特别,看到她的脸上显现出耀眼的光芒,便和其他妇人们一样夸赞她:"这位老太婆给我们带来安拉的福泽了!"于是她吩咐女佣人道: "你快下楼去通知门房(在阿拉伯国家,住宅楼门口一般都雇有看门人,称为门房.)艾布.阿里,让他叫那个老太婆上楼到家里来,就说我霍突妮请她呢!" 女佣赶忙跑到大门边,对门房艾布.阿里说: "我们夫人吩咐,让你去叫这个老太婆到家里坐坐,以便沾她的光得享鸿福."
省长与骗子
布拉格省长交友甚广,吃喝成性,动不动就大宴宾客,朋友家办事,他总要送礼.政界上这种请客送礼之风日盛,省长的开支日增,眼看着入不敷出,因而债台高筑,日积月累,几年下来,所欠债款已达三十万金币. 巨额债款压得省长喘不过气来,他为此终日惊慌失措.闷闷不乐,一门心思琢磨如何才能还清债务,了却这桩心事.他思前想后,终于做出决定,要把产业变卖掉,彻底还清债务,从此不再铺张浪费,勤于政务,永远过着安逸.宁静的日子. 可是省长平时浪费无度,所剩无几,把产业和身上的首饰一切变卖掉,一共才能有十万金币,不够赔还一切债款.这种状况使他的心事更减轻重的了,整天如坐针毡,忧心如焚,度日如年. 一天夜间,省长将自己关在房内,想着债务事,烦躁不安,唉声叹气.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他命仆人去问问,是谁来了? 仆人应命到门口去,返来时惊慌失色,声音都变了,说道: "报告省长大人,门口来了几个蒙面怪人,都是身披破衣.赤胸露肚的彪形大汉.为首的手持一把明晃晃的宝剑,腰中挂着长刀,声称一定要见您." 省长听说来人如此粗野无礼,大为光火,操起宝剑,鼓足勇气,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门口,指着那群人,大声质问道: "你们这种人,到我这儿来干什么?" 为首的大汉说:"我们是一伙绿林铁汉,专门劫富济贫,帮助有困难的人.我们刚刚打劫得一批横财,这次是专门为您干的.我们听说您债务重重的,害得您六神无主,甚至影响了公务.我们因为同情您,愿意帮助您.为您排忧解难,才去打劫的." 省长一听说有人能帮助他还清债务,就高兴得什么都忘了,忙问: "你们说的横财在哪儿呢?" 那些人从身后抬过来一只沉甸甸的大木箱,并当场打开,请省长过目.省长在灯光下看到木箱中全是金银器皿,不禁喜出望外.心想,用这么多的金银去还债,一定是富富有余了,以后自己就不必再为债务事伤脑筋了.于是,他忙命仆人将大木箱子抬进房内,好好收藏起来.可是他又一想,平白无故接受素不相识的人这么珍贵的财物,一点儿表示都没有,这也说不已往呀.俗话说礼尚往来,我不能让这帮劫富济贫的绿林铁汉空手而归!想到此,省长毅然决定把为还债而变卖产业.什物所得的十万金币一切拿出来,作为酬劳,如数送给那些人,并一再感谢他们的侠义善举.那些蒙面怪人收下金币,在黑夜中悄然离去. 次日,省长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和满腔的希望,打开木箱,仔细看一看都是些什么金银器皿,以便分门别类地拿去变卖,然后将所得巨款,拿去还清债务. 不料省长在阳光下仔细一看,大惊失色,原来木箱中的器皿,全都是铜制的镀金镀锡的赝品,充其量总值也不会超过五百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