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

  ---------如果花里有世界   你知道花为什么会死吗?每一朵花都是因为里面的世界协调、安全才会开花。如果花的根部吸收太多的水,就会引发花的死亡,花里的世界就会消逝。   在一个安静的早晨,卡卡家的向日葵蔫了,到了正午卡卡来到阳台浇水,不小心把水浇多了。突然之间一道七彩的光闪过,一个带翅膀的小人跑了出来,它扇动着翅膀对卡卡说:“花里的世界已经有危险了,你不要在浇水了!”   “真的吗?你能带我去看一看那个世界吗?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为你们减缓危机。”   花精灵点摇头笑着说:“我可以带你去,谢谢你,善良的卡卡!”花精灵一挥手打开了花世界的大门,她回过头对卡卡说:“跟我来吧!”“嗖”的一声大门收了起来。   他们走进花世界的大门,花的世界很美,花精灵说:“外面的世界一秒钟等于花世界一百年,所以你在花世界呆上五十年等于外面的半秒钟,所以你在这尽情的玩吧。”卡卡望着眼前的景色惊讶的张大了嘴巴:“这里真的太美了,我都不想走了。”“那可不行,如果你不走的话,你的家人会担忧你的。”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一声巨响“哐!”“怎么了,花精灵?”卡卡问。“这个世界的大恶魔-------黑魔花来了,说起他呀,另有一段历史,得追溯到这颗花刚有生命的时候。他的本名叫霸王花,他是这个花世界的统治者。他开始是很善良的,之后,他中了身边花巫师的魔咒,所以变成为大暴徒。这次我请你来就是为了让你把霸王花的魔咒消灭。”   “那他都做了什么好事啊?”卡卡问道。   “开始我们都没有发觉,直到有一日魔咒发扬作用了,他的皮肤瞬间变成为玄色的,他开始破坏花的世界,黑魔花的移动速度很慢,所以你能打败他。”   “难道你们不能打败他吗?”    “因为在你看来他的行动速度很慢,我们看来却很快。”   “为什么?”卡卡问道。   “时差”   “好,我去打败花魔王,可问题是怎么打败他呢?”   “只要把他胸前的水晶打破他就会变返来。”   卡卡和花精灵来到了黑魔花住的洞口,卡卡发现这里太热了,问花精灵有没有防护服,花精灵说:“你为什么要防护服?”“你感觉不到吗?花精灵,这里太热了!”   “哈哈哈哈”一阵笑声传来,黑魔花像一阵风似的飞了出来,“花精灵已经中了我的魔法,现在已经没人帮你了,我要把你打回家!”   “你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卡卡说完掏出枪,打了黑水晶一下,黑魔花马上变成为霸王花,被他破坏的东西也变返来了,花精灵也规复了。霸王花说:“这是哪?我像是失忆了。”卡卡说:“这是你变成黑魔花以后的基地,你现在已经变返来了。快回你的花世界当国王去吧,不然你的世界就真的乱了。”   花精灵走过来对对卡卡说:“谢谢你,卡卡!你现在可以回家了,我送你两件礼物-------神奇喷壶+懊悔药。如果你做错了事,可以用懊悔药回到你做错事的前一天。神奇喷壶,嗯……你以后就浇花用,浇完后植物会长的很快哦。”

继续阅读 »

花斑狗找朋友

  花斑狗得了一场大病,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花斑狗很惆怅。他每日孤独地趴在自己家的门口,支起两只耳朵,去听外面的声音。   花斑狗有两只听觉灵敏的耳朵,每一种声音他都不想放过,要知道,他什么都看不见,他太寥寂啦!   “你应该多找几个好朋友!”花斑狗妈妈对花斑狗说。   “可是……”花斑狗伤心地对妈妈说,“我什么也看不见,谁愿意和我交朋友呢?”   “会有的,只要你快乐起来!”花斑狗妈妈认真地说。   “快乐起来?”花斑狗想了想说,“是的,谁愿意和一个不快乐的人交朋友呢?”   于是,花斑狗趴在家门口,高兴地唱起歌来:   我是一只快乐的花斑狗,   想找许多快乐的好朋友。   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   但我能用歌声和你来交流!   不一会儿,小花猫跑了过来,小胖猪跑了过来,另有小白兔、大公鸡(cock)、小鸭(duckling)子都来到了花斑狗的身边,大家一路唱着这首快乐的歌儿。  

继续阅读 »

渔夫和鱼鹰

  一个渔夫,有两只鱼鹰,在一条江里捕鱼。   这条江的两边都是高山,另有一个山头,在江的中心突出来,像是从江里昂起了一个巨大的青鱼(herring)头,大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青鱼嘴。老辈人说,因为上游的江水,直对着它冲来,把山底下的泥土,全冲光了,山底下是空的,山脚边也形成为一个很深很深的深水潭。江里的大青鱼,都躲在这个山底下的深水潭里。   每日早晨,渔夫就把鱼鹰放在船头上,划起双桨,撑船到青鱼嘴下面的深水潭,唱起“嘎嗨嗨,嘎嗨嗨”的号子。鱼鹰像是听到了命令,就扑通扑通地钻进水里去捉鱼。渔夫又拿起长长的竹竿,在水面上啪啪地敲打着,跟在鱼鹰的前面。   第一只鱼鹰钻出水面来了。它的名字叫“短尾巴”,嘴里衔着一条很小的鲳条鱼,把头昂得高高的,向渔船游来。   渔夫高兴极了。锠条鱼虽然小,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他赶快将长竹竿伸出去,把“短尾巴”拉上船,取下它嘴上的锠条鱼,放进船舱里,而且亲热地拍拍“短尾巴”的头,说:“真是我的好‘短尾巴’,又是你第一个给提上鱼来了。”“短尾巴”听了主人的话,闪动着两只圆圆的小眼睛,十分到意地扇着翅膀。它连连点着头,嘎嘎地叫着,像是在说:“下一次,我要给你捉一条大鱼上来。”然后就站在船头晒起太阳来。   这时,渔夫又拿起长竹竿,在水面上敲打着。“嘎嗨嗨,嘎嗨嗨”地唱着,他在等另一只名叫“长脚”的鱼鹰。过了好长时间,“长脚”才忽地一下钻出水面,用它坚固的嘴巴,紧紧夹住了一条足有一斤多重的青鱼,慢慢向渔船游过来,渔夫一看,忙把长竹竿伸向“长脚”,拉它上船,取下嘴里的青鱼,更加亲热地拍拍它的头说:“捉吧,把更大的青鱼捉上来吧。”“长脚”并没有像“短尾巴”那样,高兴得嘎嘎地欢叫,都没有站到船头上去晒太阳,只把翅膀扇了几下,又钻进水里捕鱼去了。   每一次第一个给渔夫提上鱼来的,总是“短尾巴”鱼鹰。那些小鲳条鱼,常在浅水里游,不要钻得很深,就能捉到。“短尾巴”捉到小鲳条鱼后,就向主人嘎嘎叫上几声,像是在夸耀自己:“我又给你捉鱼来了,我干得不错吧。”渔夫很喜欢“短尾巴”,觉得它能干,所以捉好啦鱼,在给鱼鹰喂食的时候,渔夫总要在“短尾巴”面前多丢上一条小鲳条鱼。   有一日,渔夫又带着鱼鹰出发了。到了青鱼嘴的深水潭,渔夫又唱起了响亮的捕鱼号子,用长竹竿在江面上敲打着。两只鱼鹰同时钻进水里去捉鱼。第一个捉鱼上来的,照例又是“短尾巴”,仍然是一条小小的鲳条鱼。渔夫当然很高兴,因为这又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呀。他又等待“长脚”把大青鱼捉上来。但是,“长脚”上来时,嘴巴里却是空的,什么都没有。渔夫生气了,扬起长竹竿,打了一个唿哨,警告说:“你偷懒,明天不给我捉一条大青鱼上来,我就要你的命。”   “长脚”见主人生气了,虽然很吃力,依然一言不发地钻进水里去了。

继续阅读 »

衣风筝

  明天的风真大,太阳也很大。   衣柜里的衣服被一件件搬了出来。   左边的衣柜里是秋天、冬天的衣服,右边的衣柜里是春天、炎天的衣服。   秋天、冬天的衣服要洗好整理好。他们会好好儿睡上一觉,等到九月树叶慢慢变黄了,才会再拿出来穿在主人身上。   春天、炎天的衣服也得洗一洗,晒一晒。他们在衣柜里冬眠了好长时间,春风吹进衣柜里,他们一个又一个开始伸懒腰了。   床上、沙发上、洗衣机里、窗外的晾衣杆上,全都是衣服。妈妈的、爸爸的、孩子的、厚的、薄的、五颜六色的、春夏秋冬的……他们好奇地相互打量着,热情地冲边上的同伴打着招呼。一件蓝色的羽绒服和一件绿ǜ色的小背心,肩并着肩被放进了洗衣机。   蓝色羽绒服上面蹲着一只调皮的正在理髯毛的小黑猫,绿色小背心的口袋上有两只带着露水的白色小樱桃。两个衣宝宝,在洗衣机里亲热地说起话来。   羽绒服给小背心讲他从来没见过的冬天里从天空深处飘飘下降的雪花,讲糖炒栗子被捧在手心时的温暖和散收回的香味,讲木头扑灭后安安静静地散发痴迷人的火光,讲孩子冻得红红的小鼻头,讲人们在雪地里玩耍时快乐无忧的欢笑……   小背心和羽绒服说她从来没听过的炎天里水塘边此起彼伏的蛙鸣,说粉白色的荷花会在风里轻轻地摇动,说绿ǜ色西瓜被切开后流出清凉的汁液,说孩子光光的小脚丫,说脚丫在有小鱼的水中拨弄出一层层细细久久的涟漪……   说着,听着,他们都惊讶了,叹息了,最终又都沉默下来。   他们被拿出洗衣机,轻轻地抚平,肩并肩地晒在了晾衣杆上。   一阵大风吹过,两个衣宝宝看着对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去旅行吧!”   羽绒服说:“我想去春天和炎天,想闻闻青草的味道,看一看莲蓬的绿色。”   小背心说:“我想去秋天和冬天,想看一看幽静的森林(forest)和梅花上安静的雪。”   于是他们手牵着手,蓝色的羽绒服和绿色的小背心,小黑猫和红樱桃,两只衣风筝一路飞起来,轻盈盈地,飘浮在温暖湿润的风里。   望着他们逐步远去的影子,妈妈笑着说:“等衣风筝飞过了春夏秋冬,他们一定还会飞返来,飞回到我们的衣柜来。”  

继续阅读 »

小画家

    獾爷爷送给小獾一盒彩笔,小獾可高兴了,捧着彩笔就往外跑。   免妹妹的衣服上有两只粉白色的小兔子(rabbit)。   “没有青草,小兔子饿了怎么办?”说着,小獾拿起绿色笔在上面画了一圈青草。   羊姐姐的围巾上有一只小胡蝶(butterfly)。   “没有同伴,小胡蝶会寥寂的。”说着,小獾拿起黄色笔在围巾上画了一只小蜜蜂(bee)。   河马(hippopotamus)阿姨挎着的包包上有一只小企鹅(penguin)。   “没有冰山,小企鹅会感到热的。”说着,小獾拿起白色笔,在包包上画了一座冰山。   鸭弟弟的床单晒在竹竿上。   “没有太阳,床单怎么晒得干?”说着,小獾拿起白色笔在床单上画了一个红太阳。   第二天,兔妹妹、羊姐姐、河马阿姨和鸭弟弟都跑来对小獾说:“以后再也不许你乱画了!”   原来,衣服、围巾、包包和床单洗完后,都变成花花绿绿的了,再也不能穿不能用了。   可小獾不听,依然捧着彩笔到处画。   小獾看见大熊先生的家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咦,这块大石头软软的,中心另有一个小洞洞。   小獾说:“让这个小洞洞变成小蚂蚁(ant)的家吧!”   他掏出玄色笔,在小洞洞周围画了一大群小蚂蚁。   画着画着,“大石头”动起来了,一个沙哑的声音说:“谁在我肚子上乱画?”   原来不是大石头,是正在晒太阳的大熊先生,那个小洞洞呀,是他的肚脐眼!   小獾抬头看着又高又大的大熊先生,吓坏了。   大熊先生抬起手,小獾畏惧得闭上了眼睛。   可是,大熊先生并没有打小獾,而是走到家里拿出一沓雪白的纸:“喏,以后就画在这些白纸上吧。”   小獾接过白纸,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之后,小獾在白纸上画出了一幅又一幅鲜艳的画,还举办了画展呢!画展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幅画就是——肚子上爬满小蚂蚁的大熊先生。  

继续阅读 »

吱吱出海

  小老鼠(mouse)吱吱想去大海冒险。   他找来一张大纸,东剪剪西折折,折了一艘小纸船。   支起筷子当桅杆,挂上手帕当风帆,推着小船进河里,出发了——   风儿呼呼,船儿突突,吱吱出海啦!   哎哟,河里的风浪可不小,一个浪头打来,纸船就被掀翻了。   啪的一下,吱吱被倒扣在纸船底下。   一只水乌看见了,叼起吱吱,把吱吱带回到河岸边。   没干系,吱吱再想办法。他挖来一堆泥,东捏捏西搓搓,捏成为一只泥巴船。   支起筷子当桅杆,挂上手帕当风帆,推着小船进河里,出发了——   风儿呼呼,船儿突突,吱吱出海啦!   泥巴遇上水,慢慢儿慢慢儿就化了。哗的一下,船沉到河底去了,幸好一只乌龟(tortoise)正回岸上去,吱吱一下爬上他的背,回到了岸边。   另有办法吗?吱吱找来面粉,和成面团,东捏捏西搓搓,捏成为一只小面船。   支起筷子当桅杆,挂上手帕当风帆,推着小船进河里,出发了——   风儿呼呼,船儿突突,吱吱出海啦!   小河里的鱼儿闻到面粉香味,你啄一口我咬一口,一会儿剜出一个大窟窿来,河水哗啦啦地涌进船里,吱吱掉进了河。   幸好水上漂着一片木板吱吱抓住木板,游回到岸边。   这些困难都难不倒吱吱,这回,他请水狸吃黄瓜,让他帮忙才丁造了一条小木船。   支起筷子当桅杆,挂上手帕当风帆,推着小船进河里,出发了——   风儿呼呼,船儿突突,吱吱出海啦——不怕风,不怕浪,不怕小鱼咬的小木船儿真的开航了。   突突突,突突突,小木船顺着河水,带着吱吱去大海了!   

继续阅读 »

乌龟形象策划

  乌龟(tortoise)因为爬得奇慢,受了一辈子耻笑,所以想通过出名来改变个人形象,听说狐狸(fox)先生是森林(forest)里有名的策划大师,乌龟就带着礼物去登门拜访狐狸。   狐狸说:“很简朴,你现在就去找兔子(rabbit)下战表,就说要与他比赛长跑,接下来你就出名了。”兔子是上一届植物奥运会的长跑冠军。   乌龟找到兔子的家,跟他说了要跟他赛跑的意思。兔子看着眼前这个家伙,怪笑一声,走了。   乌龟将兔子的反应通知了狐狸,狐狸只是狡黠地一笑……   第二天,植物体育界权威报纸《植物体育报》就登出了这样一个头条:上届奥运长跑冠军兔子竟然不敢接受号称天下第二慢的乌龟的挑战,这使我们迫不得已嫌疑,兔子先生的奥运金牌是不是有水分在里边……   兔子看到这个新闻,暴跳如雷。他就委托经纪人找到乌龟,赞成择日比赛。   次日,《植物体育报》的头条内容如下:兔子先生竟然接受了号称天下第二慢的乌龟的挑战,这使我们迫不得已嫌疑,兔子先生的奥运冠军头衔是不是名副其实……   兔子此时才晓畅自己是掉进了人家精心策划的陷阱里,他迫不得已沉下心思考:如果自己退出比赛,那下一步报纸上就会这样说:兔子先生不敢与天下第二慢的乌龟正面交锋,临阵退缩。如果参加比赛,胜了,人家会说:兔子先生与号称天下第二慢的乌龟赛跑,兔子得了第一名,乌龟名列亚军……一旦输了,人家就会报道:兔子竟然败于天下第二慢乌龟之手,看来这长跑冠军,确实是徒有虚名。   当晚,狐狸的代言人就上门找到兔子,说:“如果你想扭转局面,这是狐狸先生的电话号码……”

继续阅读 »

快乐轮胎

     小松鼠(squirrel)跳呀跳,哇——山坡上滚下来一个圆圆的东西,小松鼠来不及躲,只好往上一跳,跳到圆圆的东西上面,啊,原来是轮胎!       小松鼠跳呀跳,圆圆的轮胎滚呀滚,多好玩呀!       前面有条河,圆圆的轮胎滚进了河里,圆圆的轮胎漂到了河边,小松鼠想把圆圆的轮胎拖上岸。哎——拖也拖不动。小植物们一路帮忙。哈哈——轮胎拖上岸,又滚起来了!哇哈哈——轮胎一会儿滚到山谷下面。哈哈哈——轮胎一会儿弹到天空上了,真好玩!啊哇啊哇——小植物们乘着轮胎滚过山坡,滚过山谷,像乘过山车似的!大家尖叫着,大笑着,从山坡上滚过……       这轮胎真是个快乐的轮胎!  

继续阅读 »

一颠一拐的好骆驼

  ——哎,在那遥远的地方,有无价之宝哪!   不知这位技蓝黑开叉大衣、穿雪白毛绒衬衫的燕子(swallow),从哪儿得到的这么一个叫大伙儿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新闻,到处传了开来,惹得大伙儿雄心壮志,跃跃欲试,一分一秒钟都会在想寻宝去。   大象(elephant)背起两千斤香蕉,举起长长的鼻子,迈开圆柱子般的大腿,不减当年爬山越岭,沿着林婆婆河出发,去弄清楚“鳄鱼(crocodile)吃什么东西”的那股劲头,像个开路先锋般地出发了,“寻宝去!”   花果山上孙悟空的一百零八代玄孙——金丝猴,他非常灵敏,听到这新闻以后,马上穿起金光灿灿的丝绒袄,上水帘洞旁去摘下几十个香喷喷的水蜜桃,挠了挠腮,手往眉毛上一搭,眼珠滴溜溜地一转,使出学会他老祖宗一个跟头翻上十万八千里的万分之一的本领,一纵身出发了,“寻宝去!”   比五层楼还高的长颈鹿(giraffe),清早起来,在森林(forest)里高视阔步,慢腾腾地移动长腿,那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很像一位高贵风雅的行吟诗人。正当他抬起头,斯文地咬着一片阔叶子时,淘气的风孩子,鼓起了两腮,吹火筒般把这个新闻吹进了他耳朵里。他眨巴了一下大眼睛,马上撒开四条长腿,一蹦一跳地奔起来,“寻宝去!”   穿一身黑衣裳的乌鸦(crow),平时喜欢吵吵闹闹,“哇啦!哇啦!”地叫嚷,既不像杜鹃(cuckoo)的夜哭,又不像鸱鸮的怪叫,谁都憎恶,咒骂她,“不吉祥的东西!”虽然群众给她提过意见,可她有时候老脾气发作,按捺不住时还会“哇啦!哇啦!”地大喊大叫起来。她自知“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不如迁地为良,在大片黑松林旁的一棵高高的银杏树上,做了个窝儿,在此安家落户了。这回她运气好,住得高,什么声波总会最先听到。这样一个百年难以听到的好新闻,她怎能憋得住,连忙“哇啦!哇啦!”地叫醒了她的丈夫和三个儿子,不顾旁边邻居们还在好梦正甜,一窝蜂似的飞出去,一边还“哇啦!哇啦”地叫,“寻宝去!寻宝去!……”   住在遥远北方的大黑熊(bear),他在冬天来到之前,大显身手:爬树采野果,下水摸鱼、捉蛙,跑到田里去掰玉米棒子,冲向蜂窠里偷吃蜜,连路边的草丛也要抓上一把往嘴巴里塞,真是碰到什么便吃什么,比那狼(wolf)吞虎咽还厉害,简直和蝗虫(locust)差不离,身体里全是脂肪,胖乎乎的,像一块黑岩石,就是偷吃懒做,不劳动,不锻炼,连房子也不会造,在朔风咆哮,白雪纷飞的当儿,急赶忙忙胡乱地找个背风向阳的树洞,钻了出来,闭上眼睛“蹲仓”,人们说他是“冬眠”,懒洋洋地酣睡了一百零一晚,还以为春天远着呢,得好好地睡大觉。要是有人说他笨,其实不如说他懒,他蒙蒙胧胧、朦朦胧胧地也听到雀儿、鹊儿的声音,就是不肯从暖和的洞里拔出身子来,可是当他蓦然听到了“寻宝去!”这个新闻时,别看他呆呆木木,傻头傻脑的,倒挺机灵,忙从洞里走出来,搔头摸耳的,那又胖又重的身体一会儿霍地跳了起来,顾不得肚子饿,笨手笨脚地就跑了,“寻宝去!”

继续阅读 »

老唱片

  小镇很小,只有八十多户人家。   可是,小镇人的脾气却很大。年少的,一句话不对就动手;年轻的,两句话不对就吵架;年老的,三句话不对就瞪眼。小镇上,整天都是吵嘴、骂人和喊叫的声音,没有一会儿安宁。   有一日,镇上搬来一位老人,他提着两个大箱子,静静住进了临街的一间小屋。   老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小镇人的注意,他们照样按自己的习惯生活,照样吵闹、喊叫。小镇的气氛,天天都像即将绷断的弦。   但是,过了几天,在镇上的吵杂声中,小镇人隐约听到一种新鲜的声音。这声音马上吸引了许多人,他们马上休止了吵闹,竖起耳朵,仔谛听起来。   听,快听,这声音轻柔、舒缓,像是很好听。于是,便有人顺着声音找去。他们觉得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楚,他们一向找到老人住的小屋前才停下来。啊,原来是这里面传出来的声音!   这声音真的特别好听,悠扬、悦耳,吸引了小镇上越来越多的人。   当老人发现门外有人时,便打开门,笑嘻嘻地把人们让进屋里:“请进,请到屋里来听,我在放唱片,都是老唱片了。”   唱片?啊,这叫唱片!小镇人看到老人的桌子上,柜子上,打开的两个箱子里,都是一摞一摞的唱片。唱片有些旧,套封已经发黄,像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老人把音量调大了些,又说:“这都是最好听的音乐,跟我几十年了,接待大家来听。”   小镇人从来没见过唱片,也不知道唱片里会藏着这么好听的音乐。自然,都没有人能说出这些乐曲的名字。他们都觉得,听老唱片,浑身爽快、轻松,比听吵架、叫喊舒服多了。   从此,小镇人爱上了老唱片,每日,都有人来老人的小屋前,或走进老人的小屋里,听一听老唱片,听一听老唱片里美妙的音乐。   从此,小镇人也爱上了这位慈祥的老人,爱上了老人住的小屋。无论年长一些的,依然孩子们,都亲切地把老人叫做唱片爷爷,把老人住的小屋叫做唱片小屋。   从此,唱片爷爷每日都放老唱片,白天,他把音量开得大大的,让声音尽可能传遍小镇;晚上,他又把声音调得小小的,让小镇人在轻轻的音乐声中步入梦乡。   小镇人说,干了一天活,本来挺累的,来这里坐一坐,像是不累了;本来心里有气的,来这里听一听,气也烟消云散了;本来想和别人吵架的,来这里走一走,也吵不起来了。   听,小镇的上空每日都反响着老唱片里的音乐。小镇上再也听不到有人吵架,有人叫喊,这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平静与祥和。   可是,不久,镇上开了一家木材加工厂,于是,在悠扬悦耳的音乐声中,又掺和进了电锯锯木头的声音。    “哧啦——哧啦——”那声音又尖又刺耳。   小镇人听到了,一个又一个紧皱了眉梢,捂住了耳朵。   唱片爷爷听到了,他把唱片的音量调到最大,可依然没有盖过电锯的声音。   “哧啦——哧啦——”   “哧啦——哧啦——”

继续阅读 »